醫保動畫教室
本港今年醫療通脹料逾8%
所謂的醫療通脹即是醫療服務和藥物費用持續上升,簡單來說即看病的費用愈來愈貴,包括門診、藥物、住院、手術、康復治療等不同範疇。事實上,醫療通脹是一個全球的現象,根據風險管理顧問公司WTW 《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調查報告》1,今年全球醫療通脹預計由2023年的10.7%回落至9.9%,但本港醫療通脹似乎仍未見頂,預計今年達8.36%,已經連續四年上升。
-
住院平均賬面金額
住院手術費的平均賬面金額
-
病房級別
2021年(港元)
較2017年(%)
2021年(港元)
較2017年(%)
-
私家房
$143,016
+39.9%
$57,657
+22.4%
-
半私家房
$143,016
+62.6%
$34,396
+51.6%
-
普通房
$61,910
+50.1%
$25,775
+40.3%
資料來源:香港保險業聯會2
按表一顯示,根據香港保險業聯會公布的索償數據,入住私家醫院的成本及住院手術費愈來愈貴,截至2021年止5年,住院平均賬面金額最少累升了近四成,當中半私房的升幅最驚人,累積升幅逾62%,其次是普通房,累漲50%;升幅最克制的私家房亦累升近四成。
另外,多數由醫生收取的私家醫院的住院手術費的平均賬面金額亦愈來愈高,私家房、半私家房以及普通房的金額同期升幅介乎22.4%至51.6%,當中以普通房及半私家房的升幅最多,達到四至五成。
推高醫療費用的元兇:人口老化、新技術
隨著人口老化,公立醫院負擔愈來愈重,不少人轉去私家醫院求診,加上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不健康,例如過度飲食、缺乏運動、睡眠不足、壓力太大、酗酒等,導致都市病如「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的發病率上升,以至失眠、焦慮、精神緊張等也伴隨而來,需要接受治療的機會率也變相提高。
雖然醫療技術快速進步,創新發展能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但同時新的醫療技術及藥物費用較高昂,醫療機構需要經常檢討及調整收費,也直接造成醫療通脹。
保險公司如何應對? 四分之一醫療保險加價
別以為醫療通脹只為影響病人,但其實是無人能倖免。醫療通脹除了增加病人的財務負擔,亦促使一般大眾的醫保保費上升。另外,部分人濫用公司醫保的保障,即使是非醫療必需、 美容相關項目也向保險公司索賠,亦間接推高了醫保保費。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若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上升,最終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根據10Life統計,截至今年六月的過去12個月,市面上有四分之一醫療保險計劃加價, 當中近七成產品加價5%至10%,有個別產品加幅更高達逾20%3。加價產品數目較之前12個月增加約60% 。然而,加價雖然紓緩了保險公司經營成本上漲的壓力,但同時亦會降低其競爭力。面對這個兩難局面,不同保險公司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如使用不同的定價策略、主動管理風險池等。另外,為減少濫用保險的個案,保險公司於理賠時,普遍亦會採取「合理及慣常」的原則。一般而言,保險公司會參考各私家醫院、醫療機構、醫療報告及索償數據等資料去釐定賠償額。假如索償金額超出「合理及慣常」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未必會全數賠償,受保人便需要自行支付超出合理及慣常收費水平的開支。
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
您需要一份至精明的自願醫保
高達每年港幣$3,000萬保障,不設終身最高賠償額
高達港幣$8,000扣稅额
全面保障住院、手術、癌症、精神科治療等多項醫療開支
了解更多詳情
投保周全醫保轉嫁風險
別以為醫療通脹只為影響病人,但其實是無人能倖免。醫療通脹除了增加病人的財務負擔,亦促使全球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步等導致醫療通脹的主要原因在可見將來都不會逆轉,由此推斷,將來的醫療費用也只會愈來愈貴。假如不想醫療負擔愈來愈重,其中一個方法是投保醫療保險,將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避免獨自承受風險。
Cigna自願醫保系列為受保人提供每年半私家房保障限額高達3,000萬港元,以及無終身保障限額,全數賠償住院醫療開支#,讓投保人無懼醫療開支,而且計劃涵蓋多個癌症治療,亦保障精神科治療、意外急症門診護理、意外急症牙齒治療,另外設有附加保障,可以覆蓋洗腎、出院後的看護開支,投保人可因應個人需要加購。由於是合資格自願醫保產品,每名納稅人就每名受保人可獲高達 8000港元的扣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