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超市街市有著林林種種的水果, 由本地耕種到外國進口任君選擇。水果營養豐富纖維多,是人體重要的營養來源,想要補充營養之餘又想大飽口福就要「食得合時」!其實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當造水果,在時令季節買對水果就絕對可以品嚐到美味可口又多汁的水果了!
一年四季當造的水果會因為其出產地和氣候影響而有所不同,以夏季為例,西瓜、哈密瓜等水分含量高,食用後可以協助人體補充所需水分,緩解夏季悶熱和疲勞。秋季則適合食用梨子、柿子等,降低乾燥氣候帶來的喉嚨不適和滋養肺部。
- 春季(3-5月):柑橘、士多啤梨、西柚
- 夏季(6-8月):西瓜、蜜瓜、車厘子、哈密瓜、藍莓、水蜜桃、龍眼、芒果、榴蓮、山竹
- 秋季(9-11月):提子、無花果、柚子、番石榴
- 冬季(12月-2月):奇異果、莓、梨、柿
雖然水果的營養價值高,但有些水果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偏高並不宜過量進食。想要食得健康就要選擇低GI的水果。GI越高的食物,通常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導致多餘脂肪形成;反之,較低GI的食物,會緩慢分解,也會緩和血糖上升,亦較容易有飽足感。
不少人誤以為糖份和熱量越高就等於GI值越高,但其實糖份和熱量並不是判斷GI值高低的唯一量度成份,當中還包含醣量、膳食纖維、食用方式等等。相比下,GI值與膳食纖維的關連更大,當膳食纖維含量越高GI值就越低。因為膳食纖維能有效控制血糖、幫助減慢食物吸收速度、延長消化時間和增加飽足感,亦可以幫助消化代謝。
水果中的GI值也會因為其成熟程度、食用方法和產地而有所不同,例如:熟到有黑斑的香蕉比青綠色的香蕉GI值高、果汁的GI值比水果高。可以將水果分為三種類別:低GI(55以下)、中GI(55~70)、高GI(70以上)。GI值超過70就屬於高GI水果,而高GI水果通常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很低,吃起來很甜,卻沒什麼膳食纖維,例如:西瓜、芒果、菠蘿、榴槤、荔枝、龍眼等,都是高GI水果,要特別注意食用份量。
低GI水果清單
百香果 / 熱情果(GI值:約16)
雖然它的糖分不低,但具有超高含量的膳食纖維,建議要連籽要咬碎食用,同時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和維他命C、葉酸、多酚類,保護心血管,同時能提高鐵的吸收,從而改善貧血、防止動脈硬化。
牛油果(GI值:約27)
雖然卡路里比其他水果相對,但醣類含量卻很低,牛油果的脂肪是好脂肪,即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對抗氧化及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加上它蘊含豐富纖維,進食後可增加飽肚感。
車厘子(GI值:約22)
含有大量的鐵和維他命C,能養顏美容及抗氧化,是低GI的美顏精選!
蘋果(GI值:約36)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小時候大家都定入聽過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蘋果富含膳食纖維,而蘋果皮含多酚,連皮一起吃的話抗氧化效果很好。蘋果的纖維可以減緩血糖的吸收速度,一次最多吃一個,就不怕糖分超標!
番石榴 / 芭樂(GI值:約為31)
含有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他命C,有助減肥並增強免疫力,吃起來不會太甜而具有紮實的口感,能延長飽足感和幫助排解便秘。但番石榴的籽並不太容易消化,腸胃不適的人要小心注意。
奇異果(GI值:約35)
不論金奇異果或綠色奇異果的GI值都低於55,而且奇異果的維他命C含量豐富,並且含大量水分,膳食纖維和奇異酵素也有助消化。
火龍果(GI值:約42)
含糖量低,而且紅肉火龍果比白肉火龍果效果更好。
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的注意事項
1. 食用份量
低GI的水果相對健康,但水果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果糖,建議攝取上限為每日兩份水果,應盡量避免過量食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指一份水果約為1個中型水果,如橙、蘋果;或半個大型水果,如香蕉、火龍果等。
2. 食用時間
建議吃水果時與正餐分開,並分次食用,以免同一餐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若本身空腹血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考慮在早上吃水果,避免在晚餐後吃水果,減少晚上的醣類攝取,以免影響隔天的空腹血糖指數。
低GI的水果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放任地大吃大喝,若過量進食水果仍是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畀此建議各位參照按衞生署的建議,以每日2份蔬果為準則來預備你的低GI水果餐!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