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健康,並開始改變飲食習慣,改以原型食物、素食甚至純素為主要食物來源。黃豆向來都是營養師公認的健康食品,含豐富植物蛋白質和礦物質,深受素食者歡迎。由黃豆所加工而成的豆漿、豆腐和豆皮能否保持營養呢?這篇文章帶你認識這三種豆製食物以及它們的營養價值。
認識豆製品的製作程序
要了解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我們先要知道如何把黃豆製成豆漿。如果缺乏豆漿,其他的豆製品都不能夠製成。
黃豆可加工製成很多食物,磨豆榨汁後可製成「豆漿」,豆漿加熱後蛋白質在表面凝固成「豆皮」,而豆漿加入凝固劑則可製成「豆花」,豆花加壓脫水後可變成「豆腐」,豆腐加壓烘乾後可製成「豆干」。而豆腐所使用不同的凝固劑可製成硬豆腐、軟豆腐,還可加工成凍豆腐和百頁豆腐。不同加工方式可導致豆製品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和熱量。
豆製品的營養價值
除了植物性蛋白質之外,黃豆含豐富的纖維和礦物質,例如是鉀、鈣、鐵和鋅。除此之外,黃豆亦富含大豆異黃酮,它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多種功能。然而,在製作豆製品的過程中加入水分和經過壓縮,不同的豆製品所含有的營養和熱量都有所差異。以下為你比較黃豆、豆漿、豆腐和豆皮的營養:
黃豆
由於黃豆未經處理和稀釋,它所含有的營養價值最高,每 100 克約有 35.6 克蛋白質,熱量則有 389 卡路里。
豆漿
很多純素飲食者改飲豆漿攝取鈣質,但其實豆漿的營養密度並不高,未必能完全代替牛奶。豆漿是黃豆加大量水分加工製成(含 93.3% 水分),由於水稀釋了營養素,所以每百公克的豆漿只有 14.2 毫克的鈣,蛋白質則只有 3.6 公克,其他營養素亦遠不及相同份量的黃豆。
豆腐
隨著凝固劑和加壓方式的不同,豆腐一般可分為硬豆腐和軟豆腐。傳統硬豆腐因使用的凝固劑含鈣,亦因為加壓得較扎實,因此它的營養密度較軟豆腐高。每100公克的硬豆腐熱量為 88.4 大卡,含約 140 毫克的鈣和 8.5 公克的蛋白質,並含植化素和適量的鉀、鐵、鋅等礦物質。軟豆腐因保留較多水分,且以不含鈣的葡萄糖酸內酯做為凝固劑,所以營養密度較差,所以熱量相對較傳統硬豆腐低。
豆乾
豆乾的營養價值僅次於黃豆,因為它是由豆腐經加壓、烘乾和上色而製成,水分含量較豆腐低,因此營養密度更高。正因為其水分較低,豆乾的相對熱量也較高,每百公克約有200大卡,約有 19 克蛋白質、334 毫克的鈣。
豆腐、豆乾健康食譜
豆製品營養價值高,只要正確選擇豆製品的種類和煮法,絕對是幫助我們攝取營養的好食材。以下為你介紹豆腐和豆乾的做法:
豆腐蒸肉餅
豆腐除了可以加入湯品之外,更可以代替其他食材,製作一個輕盈版的蒸肉餅。
材料:
豆腐 1件
梅頭肉 $15
醃料:
生抽 1.5 茶匙
糖 3/4 茶匙
胡椒粉 少許
麻油 1茶匙
水 1茶匙
做法:
- 洗淨梅頭肉,切碎備用。
- 豆腐灑上鹽, 待 15 分鐘,排出多餘水份,沖水抹乾。
- 肉加入醃料,再拌入豆腐。
- 將混合後的豆腐和豬肉放在碟上,蒸 9-10 分鐘便完成。
豆乾椰菜捲
豆乾配搭食材可以做成不同的料理,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美味又健康的豆乾椰菜捲,小朋友看到都不抗拒。
材料:(3人份)
大片椰菜葉 4片
椰菜 150g
豆乾 90g
紅蘿蔔 80g
乾香菇 20g
調味料:
食用油 少許
醬油 2 茶匙
香油 1/4 茶匙
鹽 少量
做法:
- 將大片椰菜葉粗硬的部分切走,放入加了少許鹽的熱水煮軟,起鍋備用。
- 將椰菜、豆干、紅蘿蔔、泡軟了的乾香菇全部切絲。
- 開中火,加入少量油和水分將豆干、紅蘿蔔、和香菇炒軟,炒軟後再放入椰菜絲一起拌炒
- 加入醬油、鹽、香油,炒香後起鍋。
- 將餡料大概分成四等份後,以椰菜葉捲起便完成。
吃豆製品的注意事項
引起脹氣
黃豆或其他豆類食品含有棉子糖和水蘇糖等脹氣因子。這些脹氣因子會在大腸中經細菌分解變成產生二氧化碳、氫氣及少量甲烷氣體,因此可能會引起腹脹、腸鳴等現象。
對於容易脹氣的人,要注意豆類的進食次數和份量,一次不要吃太多、吃太急,待身體逐漸適應後才慢慢增加份量。
小朋友攝取過量雌激素
黃豆製品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可以促進骨細胞的生長、預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然而,如果孩子吸收過量異黃酮後,可能會導致性早熟,影響健康。
均衡飲食是健康的一大指標,任何一種食物都不應該過量食用。即使黃豆營養豐富,過量食用亦有機會吸收過多熱量和雌激素以致適得其反。只要控制好飲食,減少攝取糖、油、鹽等影響健康的調味料,配合運動習慣便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資料來源
- 豆漿的營養價值竟比豆干低!營養師告訴你:豆類製品的營養價值,你可能搞錯了
- DayDayAsk:軟豆腐 vs 硬豆腐 vs 蜂巢豆腐
- 網路爆紅瘦身便當食譜:低卡美味豆干高麗菜捲
- 豆腐食譜-7大豆腐家常菜食譜、助減肥兼舒緩更年期不適
- 食譜推介《老少佳宜》輕營豆腐蒸肉餅
- 喝豆漿補充雌激素? 容易脹氣怎辦?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