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應是飯前,還是飯後吃受到爭議,傳統說法一直強調飯後吃水果有助消化。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並關注吃水果對身體的影響,例如影響血糖穩定,不少專家提出新說法,包括建議部分人可於吃飯前吃水果,而進食不同水果的時間也有差異。
飯前應吃含膳食纖維的水果
註冊營養師劉嘉豪曾表示,水果蘊含水溶性纖維(其中一種膳食纖維),可與油脂結合並幫助排出體外,故有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功效。同時,水溶性纖維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包括降低飯後血糖的上升幅度,對維持血糖的穩定性有好處。所以建議大家可於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進食以下水果:
- 蘋果
- 啤梨
- 石榴
- 蓮霧
另外,吃水果可增加飽足感,故計劃控制體重人士可於飯前進食,藉此減少正餐吃澱粉或肉類的份量。
適合於飯後進食的水果
至於適合飯後吃的水果,包括莓類、橘子類的水果。這兩類水果水份較高,纖維量相對較低,當中的維他命及礦物質更可以幫助消化,故適合飯後進食。另外,橘子類的水果含有豐富維他命C,可以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的鐵質。以下是一些適合在飯後進食的水果:
- 橙
- 西柚
- 柑橘
- 士多啤梨
- 藍莓
飯後立即吃水果可致消化不良
飯後立即進食水果,可引致消化不良、胃氣增加,因此一般建議相隔一段時間,例如飯後一小時後才吃水果會比較好。另外,不建議吃一些纖維太豐富的水果,例如蘋果,因為纖維會延長身體的消化時間,令部分較難消化的正餐食物,包括高油份的食物,在腸胃停留更長時間,反而會加劇消化不良的問題。
無證據顯示飯後果可致癌
坊間一直流傳飯後吃水果可增加患上癌症的機會,惟這說法沒有充份的證據作支持,不僅缺乏醫學證明,營養界亦普遍認為屬誤解,但對部分病患者來說,飯前或飯後吃水果,可能會影響本身病情。
其中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人士建議在兩餐之間進食水果,例如下午茶時吃,比在接近飯前或飯後吃更好,因為此舉可以防止血糖急升,避免血糖波動的幅度太大。那麼吃哪些水果較好?註冊營養師黃穎琳曾指出,糖尿病患者應盡量選擇一些低升糖指數(低GI)的水果,例如藍莓、士多啤梨、橙、雪梨、西柚、沙田柚、奇異果、蘋果、火龍果等。至於升糖指數屬中至高的常見水果,例如西瓜、芒果、蜜瓜及木瓜等,建議少食,或先諮詢註冊營養師的意見。此外,糖尿病患者進食水果時應留意及控制進食份量。
含酵素水果可促進消化
腸胃較差人士,例如容易胃痛、胃酸過多及胃酸倒流的人,應該避免空腹進食水果,以防過度刺激胃部,令胃酸分泌增加。例如避免在空腹時吃酸性較高的檸檬及橙。
一些含有豐富單寧酸的水果例如香蕉、柿子、石榴等,當中的單寧酸會與胃酸結合,形成難以消化的物質,容易令人出現胃痛、胃脹等症狀。建議腸胃差的人以及經常大魚大肉或大量進食的人,可於飯後吃木瓜、奇異果、菠蘿等含有豐富酵素的水果,從而幫助消化。
每日吃水果是良好的飲食習慣,但進食水果的時間和份量亦很重要,有機會影響健康,包括血糖水平的穩定性。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