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claim錢的投訴常因為漏報健康史, 導致不理賠
坊間有關保險「有買無賠」、「保險claim錢」出現問題等投訴,往往涉及投保人申請索償時,被保險公司揭發漏報了自己的健康史,包括過往病歷,導致最終不獲賠償,嚴重甚至會被懷疑意圖欺騙賠償金。所以大家購買醫療保險時,必須遵從「最高誠信」的原則,真誠、準確地向保險公司提供「重要事實」,包括過往病歷或身體曾出現過的問題,否則有可能會影響日後的醫療索償。
必須如實申報病史, 否則保險可拒賠!
由於保險合約是建基於「最高誠信」原則,意思指投保人必須主動如實地向保險公司披露所有「重要事實」,包括自己的健康狀況及過往病歷,讓保險公司可根據相關資料合理地評估風險。而在核保過程中,保險公司會因應投保人的不同健康狀況而作出下列決定:
- 接納承保,毋須徵收附加保費及加入個別不保事項
- 徵收附加保費
- 加入個別不保項目
- 拒保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的資料指出,假若投保人違反「最高誠信」原則,例如投保時虛報或漏報健康狀況,保險公司可以投保人沒有披露「重要事實」為理由而拒絕賠償。無論相關資料與最終索償的病症是否有直接關係,保險公司如果因為投保人沒有披露,而導致當初無法作出公平和準確的核保決定,都有可能拒絕向投保人作出賠償。
另外,若保險公司在核保過程中發現任何可疑資料,均可保留絕對權利向受保人展開相關調查。若發現任何漏報或虛報,不但可導致整份保單無效,嚴重的更會懷疑投保人意圖欺騙賠償金,並可能會觸犯刑事罪行。
如曾進行過磁力共振、手術等均是要呈報的「重要事實」
大家購買醫療保險涉及的「重要事實」,一般是指投保人的健康狀況,包括過往的病歷、身體曾出現的問題、曾接受的檢查及外科手術等。當投保人填寫購買醫療保險的申請表時,需要小心及如實作答相關問題,例如有否在過去或現在,接受或被醫生建議進行診斷檢驗(例如磁力共振檢查)、醫療測試(例如X光、心電圖、驗血等檢測),以及相關報告結果。
購買醫療保險時需留意不保事項, 避免拒賠
投保人購買醫療保險時,除了要如實申報健康史外,也要留意保單條款中所列出的保障範圍及不保事項,避免日後申請索償時出現爭拗。例如預防性治療(例如在沒有症狀下的一般身體檢查、定期檢測或篩查程序)、投保前已有疾病等,都屬於常見的不保事項,而一般的投保前已有疾病的定義如下(視乎個別保險公司或保單條款):
投保人於保單簽發或生效前(以較早日期為準),已經存在的任何不適、疾病、受傷、生理、心理或醫療狀況或機能退化,包括先天性疾病。
而在以下情況會被視為投保前已有病症:
- 病症已被確診;或
- 病症已出現清楚明顯的病徵或症狀;或
- 已尋求、獲得或接受病症的醫療建議或治療
由於已存在的疾病屬於不保事項,所以保險業界一直提倡大家要趁早、趁健康,購買一份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為日後的生活加強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可涵蓋「未知的已有疾病」
自從自願醫保推出後,相關保障擴展至「未知的已有疾病」(即客戶在遞交投保申請文件前,不察覺及理應不察覺的已有病症、健康狀況及先天性疾病,是自願醫保計劃的賣點。
一般來說,自願醫保的標準計劃就「未知的已有病症」設有3年等候期,並按年遞增賠償比例,直至第4個保單年度起按保單的保障項目及保障額而提供賠償。可參考下表所列出的例子:
保單年度 | 賠償安排* |
第1個年度 | 沒有 |
第2個年度 | 25% |
第3個年度 | 50% |
第4個年度起 | 100% |
*視乎保單的保障項目及保障額而
至於高端的自願醫保計劃,等候期通常會較短。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均由保單生效日的第1天起便已經提供相關的全面保障。至於先天性疾病方面,在自願醫保計劃下,受保人年滿8歲或以後才出現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都同樣受到保障(只限投保前未知、或未有察覺的已有疾病,見上文),但賠償金額有機會按照保單年度而作出調整。若受保人投保前,已察覺該先天性疾病或已有相關症狀,則屬於不保項目。
投保人在投保前,應遵從「最高誠信」的原則,披露所有的健康史及身體曾出現的問題,以免日後申請保險索償時出現不必要的爭拗。如就呈報事項的詳情有任何疑問,應該及早與保險公司聯絡。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按此了解更多。
以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信諾並不會就有關內容及資料準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或陳述。就有關內容及資料引起的任何損害、賠償、費用或其他開支,信諾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保險產品資料直接由信諾提供,有關資料亦非保險產品的全部保障內容及特點,指定保險計劃受其保單條款所約束。就有關產品特色、內容、條款、細則及不保事項,請瀏覽信諾網站並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以上資料不能作為信諾與任何人士或團體所訂立之保險合約或作為簽訂任何保險合約之要約、邀請或游說。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