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成人或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成人懂得自我減壓,小朋友卻未必能懂得如何認知及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堆積如山的功課以及默書考試等學習壓力,因此不少學生可能會出現難以適應校園生活的問題。
當中升讀小一及中一的學童更是需要面對轉換新環境的適應期,而這類生活場景的轉變特別容易讓學童增添壓力,心情難免會忐忑不安。信諾Smart Health馬上為你分析學童開學壓力大的原因,以及提供一些幫助孩子減輕開學壓力的育兒建議,以助小朋友建立正面求學習慣及學會適應有規律的校園生活。
兒童開學壓力大的原因
學校停課期間,小朋友需要長期透過網上來學習,情緒難免會受到各種負面影響。根據小童群益會所進行的「兒童快樂調查 2021:希望感與快樂」調查結果,可得知兒童曾遇到的重大困擾或情緒波動主要來自學業、社交和家庭,當中與學業相關的原因包括成績不理想、功課太難、選科壓力等。此外,兒童亦有機會於開學後隨著以下原因而變得焦慮及感到有壓力:
1. 父母壓力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說是子女的主要壓力來源,如果家對子女抱有過高的期望,有可能會為孩子增添無形壓力;此外,安排過量的興趣班、補習班,亦會令子女缺乏休息及私人時間,有機會令子女感到疲憊,甚至產生精神壓力。
2. 學業壓力
校園生活幾乎佔據了孩子生活的三分一時間,如果功課過於繁重,或會令到小朋友感到壓力;加上升班升學後的環境轉變,亦有機會令子女感到抑鬱及焦慮,加上學習模式的改變也會造成學業上的壓力,讓孩子無法適應。
3. 社交壓力
如果子女生性比較內向,則有機會需要面對社交互動所帶來的憂慮與緊張,皆因孩子開學後需要面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例如結識新朋友、建立社交圈子、甚至可能會遇上朋輩欺凌問題等。
助孩子減輕開學壓力
如果子女長期受到各種壓力積壓而又無法找人傾訴或宣洩,不但會增添壓力,亦會影響學業成績及心理發展。想避免孩子的情緒受到各重壓力所影響,家長們不妨可以參考以下幾個策略來助孩子紓壓,以減輕開學後所帶來的各種壓力:
1. 耐心聆聽子女所需
家長可以留意一下女子的日常行為有否出現異常,例如失眠、頭痛、胃痛或情緒不穩等壓力徵狀,以分辨子女有否出現學習壓力。此外,家長也耐心聆聽子女所需,而非強行把自己的思想加諸於子女身上,如果孩子展現出壓力及憂慮時,家長更應耐心地找出子女的壓力來源,如功課繁重、學業進度、課外活動、人際關係等問題,並作出相應溝通來改善子女的壓力問題。
2. 建立規律生活習慣
暑期難免會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開學後子女可能會難以於短時間內調節生理時鐘,甚至有機會因睡眠不足而變得憂慮及出現壓力。因此,家長可以嘗試定立紓壓日,與子女在周末時放鬆一下,並且一起為接下來的一周計劃活動時間表,讓子女可以好好分配學習與娛樂的時間,從而慢慢建立規律的生活節奏,讓子女在學習的同時亦有時間可以得以放鬆,減低學業所造成的窒息感。
3. 助子女建立解難能力
子女年紀尚幼,未必擁有足夠能力去應對壓力,甚至會選擇以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妨嘗試引導子女去思考及學習運用不同方法來面對壓力、解決問題,亦可以與較為年幼的子女一起尋找應對方法。此外,家長也可以與女子分享自身的經歷,把個人經驗當作教材來教導子女。
4. 為子女提供情感支援
作為子女身邊最親近的人,家長可以多花點時間來了解子女的喜好、目標及想法,同時亦能為他們打打氣,好讓子女能夠充滿信心地朝著目標進發。與此同時,家長亦可以與子女建立更加良好的親子關係,從而為子女提供情感支援,並給予他們所需的支持和鼓勵,讓子女的情緒更加積極正面,便能有效減少出現壓力的問題。
雖說適當的壓力能有助推動小朋友成長和進步,但如果孩子無法從中釋放壓力的話,便有機會影響到身心發展;因此,家長應多加關注子女的心理狀況,並與他們共同解決壓力問題。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