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裝修期間,大家都會暫時到酒店居住,但原來新居裝修後不宜立即入住?在享受新裝潢新家具帶來的舒適前,總是有刺鼻的「甲醛味道」困擾。除了刺激眼睛和嗅覺,長期身處於充斥「甲醛」的環境當中還有可能令人過敏、抵抗力下降、患癌,甚至小產?為了保障自己,防患未然,今次信諾Smart Health為大家深入分析新居入伙當中隱藏的危險份子——「甲醛」到底是什麼,又可以如何減少甲醛中毒的風險。
甲醛是什麼?
甲醛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無色,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甲醛超標可即時引起眼鼻不適。
新屋裝修會釋放大量甲醛的原因在於——甲醛樹脂被用於各種建築材料(大至全屋油漆和夾板,小至裝飾材料),而甲醛樹脂會緩慢持續放出甲醛。因此甲醛亦是最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來源。
甲醛來源
既然甲醛存在於普遍建築材料當中,除非在裝修前選用無毒的建材,否則坊間常見的建材中所含用的甲醛似乎是避無可避。其中甲醛量最高的建築材料包括:
- 膠水或黏合劑
- 白乳膠:用途廣泛、使用量最大
- 玻璃膠:用於中空玻璃、黑膠、經過日曬或紫外線照射而釋出甲醛
- 牆紙黏合劑:生產中採用的揮發性有機溶劑在固化期內有可能釋放出甲醛
- 室內人造板材
- 加工木材或貼皮:為了防霉、防腐,都會添加甲醛
- 粒片板:常用於DIY和系統家具
- 塑合板:利用木屑與接著劑加熱加壓而成,甲醛含量最多
- 含有脲醛樹脂膠的面板:甲醛釋放周期可長達15年之久
- 油漆
油漆不只是點綴室內區域的精粹,更是大面積揮發有害甲醛的主兇。當人們因為氣味而感到難受、眼睛刺痛、咳嗽或喉嚨不適時,屋內的甲醛含量很有可能就已經超標了。 油漆塗料所含之毒物質除了「甲醛」以外,還有 「苯系物」、重金屬「鉛」和「鉻」等。
這些有毒物質充斥在新家裹,長期吸入過量不但會影響中樞神經,還會誘發癌症,甚至引發中毒,尤其有新生嬰兒、過敏兒童、或哮喘病人的家庭更要多加注意。
甲醛中毒症狀
甲醛一旦進入人體,很快就會進入並損害中樞神經,產生中樞神經症狀,即甲醛中毒:
急性中毒症狀 |
慢性中毒症狀 |
|
甲醛濃度超標引發即時中毒症狀時,患者可以及時送院就醫治療。然而,長時間接觸低濃度甲醛的危害更常被人們忽視,待發現危疾原來是由甲醛引起時,可能為時已晚,因此更需要預先了解甲醛的風險。以下列出一些可由甲醛引起的疾病,以供參考。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致的疾病
甲醛的危害如此多,大家在遷入新居的時候必須提高警覺,在身體出現不適症狀要立即求醫,若懷疑疾病是由於新家甲醛超標所引致,可委託專業公司進行空氣污染檢測。
如何防範甲醛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著想,新家裝修完畢後先不要急著入伙,可考慮多在其他地方逗留一兩星期,待室內空氣中高濃度的有害氣體散去再入住,以避免甲醛中毒。而由甲醛的來源可見,甲醛除了剛裝修完的大量釋放外,仍會有之後的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間從建材或家具中緩慢揮發。因此,可考慮以下幾項建議:
- 選用綠色建材
防範甲醛的最好方法,自然是在購買建材時多選用綠色環保建材,從源頭減少甲醛的存在。同時也可以考慮減少不必要的裝潢。
- 加強空氣流通
若經常關閉門窗,空氣中的甲醛便無法散去。打開門窗及使用風扇有助空氣流轉,將甲醛排出室外。
- 使用空氣清新機
市面上的空氣清新機種類繁多,功效良莠不齊,建議大家在購買前仔細詳閱產品是否列明有效去除甲醛的標籤,並參考消委會的測試報告。
- 購買除甲醛服務
坊間亦有不少公司提供除甲醛服務,若家裡驗出甲醛超標或真的很想盡快入住,購買專業服務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新居入伙大喜事,大家自然希望高高興興入住自己的安樂窩。只是新裝修背後的隱形殺手不得不防,甲醛超標小則噁心,大可致癌,清楚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有助自己及早防範,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共享美好未來。
資料來源
- 甲醛|夫婦新屋入伙後甲醛中毒致小產、鼻咽癌 即學8招減甲醛
- 【家居安全】新居入伙夫婦疑甲醛中毒雙雙出事 35歲男戶主患鼻咽癌妻子流產【附3大減甲醛貼士】
- 【新居入伙要小心】裝修氣味恐致癌?清除甲醛大比拼
- 三大最高甲醛量的建築材料
- 綠建材之重要性
- 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業 - 職安局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