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以扣稅?立即了解3款MPF供款模式
生活秘訣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以扣稅?立即了解3款MPF供款模式

4 分鐘閱讀
cigna-team作者信諾團隊

相信每個「打工仔」都不會對強積金一詞感到陌生。強積金計劃是一項由政府推行的退休保障政策,透過在職時期的每月強制性供款進行投資,讓市民於退休年齡時取回供款作退休後的生活使費。

然而,除了固定的5%供款外,市民亦可以考慮額外進行自願性供款,而自願性供款更能作扣稅之用。到底什麼是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以扣多少稅?上限又有多少?信諾Smart Health為你整合三款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模式。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是一種強積金供款制度,在職人士亦可於課稅年度內,把所存入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的款項數目用作申請扣除個人入息稅之用,而當中的扣稅額以政府規定的年度限額為上限,如超過扣稅額上限的供款,則無法用作扣稅。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除了可以增加退休儲備,亦是其中一個扣減稅項的方法。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便可以在強積金計劃下開立一個自願性供款帳戶:

  • 強積金計劃現有的僱員成員
  • 強積金計劃現有的自僱人士成員
  • 強積金計劃現有的個人帳戶持有人
  • 現有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的成員

除了強制性供款外,現時可供選擇的額外自願性供款共有三種,分別為僱員自願性供款(Employee VC)、特別自願性供款(SVC)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下表為三種供款方法的詳情:

  自願性供款 特別自願性供款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開立帳戶 須經由僱主安排,並於僱主所選的強積金計劃開立帳戶 僱員可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及辦理開戶手續
供款安排 金額與收入掛鈎;須定期定額作供款,並經由僱主向強積金計劃支付供款 金額無須與收入掛鈎;可不定期、不定金額靈活自行供款,亦可因應個人情況隨時增加、減少、停止或重新開始供款
提取/轉移 離職時可根據僱主協議提取或轉移由僱主自願性供款衍生的既得累算權益 可隨時提取或轉移累算權益 只可在65歲退休時提取;但可隨時轉移帳戶結餘至其他強積金計劃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
稅務優惠 沒有 沒有

在2019-20課稅年度及隨後的每個課稅年度,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扣稅上限為HK$60,000,當中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的合計上限。換言之,如果同時購買了HK$50,000年金及進行HK$50,000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金額上限亦同為HK$60,000。

事實上,自願性供款與強積金供款一樣,當中的回報取決於基金價錢及市場表現。因此,如果能夠承受一定市場風險的話,不妨考慮進行自願性供款,增加投資回報率之餘又能作為退稅工具。

資料來源

  1. 自願性供款 - 積金局
  2.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 積金局
  3.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扣稅簡介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