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信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影響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於「個人健康」中普遍得分較低,能量水平方面港人僅錄得 19%,為 8 個受訪地區中表現最差。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都想有多一份保障,自願醫保計劃(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簡稱 VHIS)便能為你及家人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自願醫保其中一個最大特點是稅務扣減優惠,即是保費支出可成為「扣除」額,降低你的應課稅入息,變相達到「扣稅」效果。信諾Smart Health將為大家簡單講解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障範圍及扣稅教學。
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
- 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保單生效後第二年提供25%賠償、第三年50%,其後100%
- 先天性疾病治療:包括年滿8歲或以後出現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
- 日間手術治療:非住院情況下進行的外科手術,包括日間診療中心進行的內窺鏡
- 訂明診斷成像檢測:包括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及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
- 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包括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
- 精神科住院治療:包括在本港醫院進行的治療,每年可獲最高HK$30,000賠償
自願醫保計劃如何扣稅?
納稅人只要為自己或符合資格的親屬*購買合資格產品^,即可把保費當作其中一個扣稅項目,從應課稅入息扣除過去一年所繳交的保費,從而減少個人薪俸稅支出。每名受保人最高扣除額為HK$8,000,人數不設上限。換言之,只要為符合資格的親屬投保,便能夠在報稅時填寫該年度的保費開支,以享受更多的扣稅優惠。
*根據《稅務條例草案》,符合資格的親屬包括:
- 納稅人之配偶和子女
- 納稅人之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弟姊妹
- 納稅人配偶之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弟姊妹
^只有食衞局認可產品才可扣稅;而認可產品包括自願醫保當中的「標準計劃」及保險公司自行設計的「靈活計劃」,暫時只有這兩類產品先有得扣稅。其他醫保及危疾保並不在自願醫保計劃的範圍內,所以不能用作扣稅。
幫全家投保慳到幾多稅?
以A先生一家四口為例,夫妻兩人同為42歲,需要供養65歲的同住母親及一名20歲兒子,家庭年度總收入為HK$720,000,可以獲得以下基本免稅額:
已婚人士免稅額 |
HK$264,000 |
子女免稅額 |
HK$120,000 |
同住父母免稅額 |
HK$100,000 |
總免稅額 |
HK$484,000 |
以下為A先生一家的自願醫保預計保費與扣稅額:
受保人 |
保費 |
扣稅額 |
納稅人(A先生) |
HK$4,000 |
HK$4,000 |
配偶 |
HK$4,000 |
HK$4,000 |
母親 |
HK$11,000 |
HK$8,000 |
兒子 |
HK$2,000 |
HK$2,000 |
合共 |
HK$21,000 |
HK$18,000 |
以下為三種不同情況下的稅款計法:
應課稅入息* |
須繳稅款^ |
|
A先生全家並無買自願醫保 |
HK$720,000 - HK$484,000 - HK$18,000 = HK$218,000 |
HK$16,000 + HK$18,000 x 17% = HK$19,060 |
A先生只為自己購買自願醫保 |
HK$218,000 - HK$4,000 = HK$214,000 |
HK$16,000 + HK$14,000 x 17% = HK$18,380 |
A先生為全家購買自願醫保 |
HK$218,000 - HK$18,000 = HK$200,000 |
HK$16,000 |
*應課稅入息 = 年收入 - 免稅額 - 強積金
^首HK$200,000入息稅款為HK$16,000;餘下金額則以 x 17%來計算
由此可見,如果A先生選擇為全家購買自願醫保,能減少多達HK$3,000稅款開支。
如何申請自願醫保扣稅?
使用稅務易(eTAX)報稅和報稅是最方便快捷的。
申請稅務易(eTAX)方法
- 進入稅務易的網站,按下『立即開立/登入「稅務易」帳戶』
- 填上身份證號碼及報稅編號,申請「稅務易」通行密碼
*(報稅編號已印在報稅表格第一頁上方位置) - 提交後,在兩天工作日便會收到啟動密碼的信件
以稅務易(eTAX)申請扣稅方法
到「選擇報稅表各部」,選擇「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 填妥個人入息等資料,將到達「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一頁
- 自己投保的話:簡單填寫第(1)項「為本人繳付的合資格保費」
- 為親屬投保的話:填寫第(2)項「為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的所需資料及保費
當然,消費者亦應考慮自己與家人的需要來挑選醫保計劃。信諾自願醫保系列,提供標準計劃、靈活計劃(附加保障)及靈活計劃(優越)以供選擇,而且保證續保至100歲,讓你及你的家人可以享受最全面的醫療保障。現時投保更可以6折保費享有靈活計劃(附加保障),按此免費報價。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