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如何得知BB患自閉症?不會「手指指」可能是特徵之一!
健康新知

【自閉症】如何得知BB患自閉症?不會「手指指」可能是特徵之一!

10 分鐘閱讀

一直以來,「自閉症」三字局限了我們的想像,認為這種發展障礙大多和溝通有關。同時,有關自閉症在診斷的名稱上常有差異,例如自閉症、亞氏保加症、高功能自閉症等,不同名稱令父母感到十分困惑,當中某些兒童更是或有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SEN)。到底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是否需要接受SEN?信諾Smart Health馬上為你講解自閉症的相關資訊。

香港教育局的特殊教育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 是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而設,而SEN學童可歸類為八種,分別是特殊學習困難、智力障礙、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肢體傷殘、視覺障礙、聽力障礙及言語障礙。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並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較嚴重或擁有多重殘疾的學生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

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最新版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將亞氏保加症歸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當中,涵蓋更多相關障礙。 由譜系( Spectrum )一詞可看到,自閉症患者的特點不是完全一致,有時甚至很大差異,更會隨年齡而有所轉變。

根據香港教育局的定義,SEN學生是指在學習上有某些困難並需要特別教育支援的學生。然而,自閉症兒童並非必須接受特別教育支援,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轉介徵狀較嚴重的自閉症學生來入讀特殊學校,而徵狀較為輕微的兒童則可以選擇入讀普通學校。

雖然自閉症患者行為各異,但自閉症患者的特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溝通障礙

  • 口語發展遲緩
  • 常運用刻板重複,或鸚鵡式說話

社交障礙

  • 有自己的小世界
  • 不善於察言觀色
  • 不懂得易地而處

行為障礙

  • 極度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如只乘坐某一路線的巴士或特定的座位
  • 重複行為,如:排列物品、轉動車輪
  • 生活上的小改變可能令他們大發脾氣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自閉症的徵狀通常在3歲前出現,徵狀會隨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幼兒如出現以下行為,都是可能患有自閉症的「紅色警號」。

  • 12個月大時,仍對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
  • 14個月大時,仍不會「手指指」,指著物體表示興趣(如:指著天上的飛機)
  • 18個月大時,仍不會玩 「扮」的遊戲(如:扮餵公仔吃東西)
  • 避免眼神接觸,想獨處
  • 言語和語言能力遲緩
  • 不斷重複單詞或短語
  • 答非所問
  • 因些微變化而心煩意亂
  • 有強迫性的興趣(如:只玩同一件玩具)
  • 不停地拍動雙手、撞頭、搖動身體
  • 對事物的聲音、氣味、味道、外觀或感覺有不尋常的反應

醫學界仍未確定自閉症成因,不過研究指出生物和遺傳因素都可能提高幼兒患上自閉症的風險。

此外也有不少研究探討環境、行為因素和自閉症的關連性,但未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以作定論;不過和懷孕有關的因素則包括以下兩項:

  • 懷孕期間服用Valproic acid(抗癲癇藥物)及沙利度胺(Thalidomide),與患自閉症的風險較高有關
  • 年紀較大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較大

目前未能百份百確認自閉症和遺關係,但醫學上有以下自閉症和基因相關的關連性:

  • 父母基因結構和自閉症有關係
  • 兄弟姐妹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有更高機率患上自閉症
  • 患有某些遺傳或染色體疾病,如X染色體易裂症,患自閉症的機率較高

現時醫學界未有根治自閉症的方法,但適當的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能夠改善徵狀。而目前對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最佳治療方法,主要是從教育及行為訓練著手,幫助他們建立有效的社交溝通技巧,從而加強其適應社會的能力。

以下是目前四種主要治療策略:

  • 行為策略

    此策略是透過分析行為出現的前因和後果,來釐定改變行為的方法。此訓練模式的例子有應用行為分析學(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ABA)。

  • 綜合策略

    此策略包含行為理論丶社交及個人發展要素。其中例子有:利用有系統的環境及視覺策略來增加孩子對環境及他人行為理解的結構化教學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

  • 互動策略

    教導父母如何於日常生活中透過遊戲來與兒童產生互動,繼而促進兒童的情感發展及關係建立,並吸引其對外在環境的關注。

  • 社交認知策略

    社交認知策略的三大例子又可分為:

    • 社交情境故事(Social Story):透過簡單的社交故事來演繹不同的社交情境,從而發展出恰當的社交行為和態度。
    • 社交思考訓練(Social Thinking):幫助孩子理解及推測別人的想法、 感受、觀點、動機和意圖,從而主動作出合宜的回應。
    • 朋輩社交技巧培訓(PEERS Program):強調家長須共同參與,以小組形式教導兒童社交溝通技巧,以確保兒童於朋輩中能有效地使用。

本地的自閉症治療費用高昂,ABA一對一行為治療師每小時費用由HK$900起,每週的社交小組費用約為$6,200。本地也有機構免費為低收入家庭的自閉症兒童提供ABA治療,更多詳情請於網上及向專業機構查詢。

自閉症孩子的照顧者也要不斷學習,於日常生活中幫助患者,自閉症人士褔利會出版的「給新手家長的 - 認識自閉症兒童手冊」,介紹了「三招四式」的策略,在孩子的社交、溝通、行為及學習方面作出支援。以下為概要內容,詳情請參閱完整手冊

三招

  • 利用「前因」、「過程」、「結果」改善孩子行為表現

四式

  • 針對自閉症患者特徵,讓孩子正確明白你的期望

環境調控

  • 如:不少有自閉症的孩子會受四周光線或聲音影響,減低專注力,家長或要安排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視覺提示

  • 如:將整齊、已收拾好的鞋架照片貼在鞋架附近,讓孩子明白怎樣放鞋

正面強化

  • 如:孩子表現恰當時,可以用說話或小禮物作鼓勵

組織化模式

  • 如:編好時間表、將功課以不同顏色分類

循序漸進

  • 如:如孩子有多種問題,應設優先次序、由淺入深地解決,例如在街趴地較自言自語更急切,可分段先解決前者

客觀處理

  • 如:問孩子有關「行為」而非「感受」的問題

    ✔「你想唔想去圖書館?」

    ✖「你去圖書館開唔開心?」

 

精確描述

  • 如:指示要精確、易明,避免反問句或隱喻

    ✔「請你慢慢行,唔好再跳啦。」

    ✖「唔好再喺度扮超人呀!」

自閉症兒童的專注力較弱,與他們相處時可以盡量嘗試吸引他們的目光,並以柔和的聲線興他倒溝動,以下為一些與自閉症兒童相處的小技巧。

1. 不要胡亂指責

自閉症兒童有時會難以控制情緒,甚至有機會做出大叫、摔東西等舉動,而家長應立即向小朋友示範正確的行為並耐心解釋背後原因,而非作出指責或謾罵等行為。

2. 溝通時目光對視

自閉症兒童大多缺乏眼神互動,因此與他們溝通時,應嘗試以平和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且讓他們慢慢習慣與身邊的人對視。

3. 細心觀察行為舉動

如果發現自閉症兒童做起奇怪的行為,可以因為他們無法以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可以細心觀察一下小朋友是否因為緊張底身體不適而大叫大嚷。

教育署會根據學校所取錄的自閉症學生人數,向推行「特殊學校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計劃」學校提供額外的輔導教師人數,並以1名輔導教師負責12名自閉症學生此一比例而定。此外,推行輔導教學計劃的學校,亦可向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尋求專業諮詢及駐校心理輔導服務等。另外,教育署亦會定期為參與輔導教學計劃的教師舉辦研習工作坊和經驗分享會,教師亦可藉此機會工相交流教學心得,共同探討教學策略。

其實,除了兒童心理健康外,兒童身體狀況亦需要多加留意。信諾童 · 享健康保費回贈計劃為你提供兒童保險,與你一同保護兒童健康。此兒童及嬰兒醫療保險計劃保障多達16種嬰兒及兒童危疾,包括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我們相信預防從來勝於治療,因此本計劃提供年度的嬰兒及兒童健康保障,涵蓋眼科及牙科檢查、防疫注射、身體檢查等項目。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1. DSM-5 and Autism: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 Signs and Symptom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3. What i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4. 自閉症譜系障礙
  5. AUTISM PARTNERSHIP香港服務收費表 2021
  6. Autism Partnership Foundation一個月密集式治療
  7. 給新手家長的- 認識自閉症兒童手冊經已上載
  8. 與自閉症相處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