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處於夏天及秋天交替期間,因暑氣未完全消失,中午氣溫仍高,但早晚溫差較大,人體在適應過程中,容易出現「秋乏症候群」,即經常感到易攰、懶洋洋,身體有一種不能言喻的疲倦感。特別在處暑的節氣過後,容易有秋乏症的問題,大家早些睡覺、調節飲食模式,配合適量運動,都有助趕走這種疲累感。
秋乏症候群的症狀
- 易攰
- 渾身乏力、四肢無力
- 不想說話
- 精神不振
- 經常想睡覺、總是感到睡眠不足
- 早上起身感到困難
- 反應變慢
秋乏症候群的原因
註冊潘健燊中醫師曾解釋指,除了天氣轉涼,會帶來困倦感外,當立秋節氣過後,夏天累積的暑濕,未被秋氣完全驅散。此時會容易傷及脾這個臟腑,引致「暑濕困脾」,令人出現疲乏、無胃口、腹脹及腹瀉等問題。加上秋天是秋燥主導 ,燥熱會損耗人體的氣,可引致四肢無力、疲倦等秋乏症狀。本身屬「脾氣虛」體質人士較易有這個情況,即平日經常會胃口差、容易胃脹、面色缺乏光澤、大便爛、容易腹瀉等等。而腸胃炎剛剛康復、脾胃之氣較虛弱人士,都相對容易受秋乏症候群所困擾。
如何改善秋乏症候群
要改善秋乏症狀,需從多方面做起,包括睡眠習慣、飲食習慣及適當運動。中醫認為有助陽氣運行,對提起精神有幫助,例如多步行、進行伸展運動、練習八鍛錦等。
秋天容易受秋燥影響,傷及人體的津液,故秋天養生需注重清熱潤肺、補氣滋潤,可改善秋乏及秋燥所引起的各種問題,大家不妨多吃下列食物都有上述提及的功效,可用來煲湯水、糖水或煲茶都可以,例如沙參、麥冬、玉竹、馬蹄、甘蔗、蓮藕、百合、白蘿蔔、雪耳、海底椰、菊花、蜂蜜、芝麻、雪梨、柚子、批杷、秋葵及螺頭等。服用無花果、桂花、玫瑰花則可潤肺養肝。另外,要避免進食辛辣、煎炸食物,和韭菜、蒜、蔥、八角等,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狀。下列都是中醫師推介的食療:
茨實眉豆雞腳湯
功效:健脾養陰,有助紓緩口乾、皮膚乾及減輕疲倦感。
食材:茨實20克、眉豆50克、百合20g、蓮藕300克、雞腳6隻、蜜棗1粒及陳皮1片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後,水沸後放入全部材料,轉慢火煲1.5小時即可
羅漢果紅蘿蔔粟米湯
功效:清熱潤肺、健脾、清肺化痰
食材:紅蘿蔔1條、粟米2條、羅漢果2個、馬蹄8至10粒、蜜棗2粒
做法:
- 清洗紅蘿蔔及粟米,紅蘿蔔去皮切小件,粟米切件
- 羅漢果洗淨破開,馬蹄去皮,浸水備用
- 所有材料放入煲內,連同2公升水,大火煲滾後轉中火,再煲30分鐘
- 放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雪耳雪梨糖水
功效:清熱潤肺、美顏潤膚
食材:雪耳1朵、雪梨1個、紅棗5至8粒、南北杏少許、冰糖
做法:
- 雪耳清洗浸泡至發大(約半小時),剪去黃色硬的部分,再撕開成小塊,瀝乾水備用
- 紅棗浸軟後剪開及去核
- 雪梨洗淨皮去蒂及去芯,切塊
- 所有材料放入煲內,連同1公升水,大火煲滾後轉細火,再煲30分鐘
- 按個人喜好放入冰糖調味即可
有助改善秋乏症候群的按摩穴位
每日抽少許時間,按摩下列穴位都有助改善秋乏症候群引起的疲倦感:
- 額頭正中的印堂穴
- 額頭側邊(近眼眉)的太陽穴
- 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 肚臍上的中脘穴
在轉季的日子,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助維持抵抗力,免受疾病侵襲。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確保每一蚊醫療開支你都「保障到」、「負擔到」及「預計到」。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處暑飲食 | 廿四節氣處暑後易疲累、秋燥開始!中醫:「培土生金法」有助減少呼吸道、皮膚秋燥不適!推介健脾湯水、舒肝潤肺焗茶
- 【秋天養生】秋季令人易倦、渴睡? 中醫解釋「秋乏」成因
- 處暑養生-調節飲食、改善「秋乏」
- 處暑防秋乏
- 【廿四節氣:處暑】易「秋乏」疲倦又渴睡中醫推介2款湯水糖水清熱潤肺
- 中醫推介6種食材 健脾袪濕湯水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