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喉意外】注意容易鯁喉食物、學定急救方法
健康新知

【鯁喉意外】注意容易鯁喉食物、學定急救方法

6 分鐘閱讀

關於進食時不小心鯁喉的意外時有發生,嚴重可導致窒息、昏迷,甚至死亡。究竟發生鯁喉意外時,家人或身邊人可如何進行急救?原來有幾類食物比較容易鯁喉,包括蒟蒻、果仁、肉腸等,家長要加倍留意,或要事前先切碎部分食物。大家掌握急救鯁喉意外的方法都十分重要。

當兒童發生鯁骨的意外,長輩通常會有很多不同方法處理,例如讓兒童吞白飯、飲醋,甚至大力扣喉。香港港安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張蔚賢表示,以上做法都只是對鯁骨兒童有害無益。吞飯為例,坊間聲稱可令卡在喉嚨中的魚骨,一併吞下肚中,但實際上,此方法只會令魚骨插得更深,更難將涉及食物取出。另外,「飲醋軟化骨頭」的效果也無實證,酸醋濃度根本無法達到軟化骨頭的效果。兒童一次過飲下大量酸醋,甚至錯用工業醋等,更有機會令食道受灼傷。至於大力扣喉則有機會令食道受損,更隨時會令骨頭插至更深入的地方,只會帶來更大的危險。

張醫生建議若發現兒童鯁骨,不要試圖及強行將有關食物取出,應即時安排到就近診所或醫院求助。另外,1歲或以下幼童的表達能力不足,即使鯁骨,也可能無法即時通知家長,令危險性大增。故建議家長不應讓幼童,進食有骨或帶黏性的食物,減低鯁喉的風險。

綜合醫學界及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常見容易引起鯁喉的食物有以下幾類,無論是兒童抑或吞嚥能力較差的長者,都要特別留意。

  • 難於溶化的果凍:小杯裝蒟蒻啫喱、果凍
  • 細小的堅硬食物:果仁、硬糖、生紅蘿蔔
  • 細小的球形食物:提子、豆類、魚蛋
  • 難於咀嚼的食物:麻糬、糯米糍
  • 可壓縮食物:棉花糖、熱狗、香口膠
  • 厚稠糊狀的醬:花生醬、朱古力醬
  • 纖維食物:西芹、新鮮菠蘿

萬一發生鯁喉意外,一般會有以下症狀包括,咳嗽、單手或雙手緊握/抓着喉部;又或不能咳嗽、說話、大叫或是呼吸。吸氣時發出尖銳的聲音或粗糙的呼吸音、感到驚慌、皮膚例如面部轉為紫藍色。

香港紅十字會不時向大眾教育一些急救方法包括,當家人不幸發生鯁喉意外的時候,有緊急處理做法。例如當確定了當事人鯁喉,對方仍能咳嗽,反映出現輕度的呼吸道阻塞,急救人士應盡量鼓勵對方咳嗽。若其表現不能咳嗽、說話、大叫或是呼吸,可能屬於完全性氣道阻塞,應考慮使用「拍背法」(最多做5次),同時致電999求助。

拍背法

  1. 急救員要站到一邊,比鯁喉者稍為較後的位置
  2. 用一隻手支撐鯁喉者的胸部,令當事人身體向前傾,然後另一手掌的掌根,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大力拍打5次、每次約1秒
  3. 檢查每次拍背後,是否可以解除氣道阻塞物,希望通過衝擊或拍打減輕阻塞,不是一定要做足5次
  4. 當阻塞物鬆脫時,便可從嘴裡吐出來,不會順著氣道下滑

若5次「拍背法」不能迫出阻塞物,可改用「推腹法」,嘗試拯救。

推腹法

  1. 站在鯁喉人士的背後,將雙手環抱其腹部,令當事人向前傾
  2. 急救人士握緊拳頭,放在肚臍和劍突之間
  3. 用另一隻手捉住拳頭,用力向內和向上推壓,每次約1秒
  4. 重覆5次,但每次推壓動作要明顯分開

若未能清除阻塞物,繼續交替進行5次「拍背法」和5次「推腹法」,若仍未能處理,最好盡快求醫或報警求助。

食物安全中心的專家指出,幼兒的呼吸道及食道較細,加上碎或咀嚼食物的技巧也未成熟,所以容易發生食物鯁喉的意外,特別是進食難以咬碎或咀嚼的食物時,食物或會卡在咽喉,引致窒息。當中較易鯁喉的食物:

以蒟蒻果凍為例,其體積通常比較細小,食用時多採用吸啜的方法,果凍質地也較為結實,在口腔內難於溶化,故進食時若不小心,便容易引致氣管阻塞,釀成意外。家長可以留意下列方法,預防進食時鯁喉。

  1. 為容易引起鯁喉的食物,進行烹煮、切碎、搗碎、削掉外皮等程序,或除去纖維含量高的部分,例如將蒟蒻果凍切成小塊才進食,減少意外發生
  2. 避免讓幼兒進食細小的堅硬食物
  3. 教導兒童不要狼吞虎嚥、進食時不要說話、不可邊走邊吃
  4. 注意家居安全,小心執拾及存放細小物件,以免兒童誤吞異物

資料來源

  1. 張蔚賢醫生 - 常見兒童家居意外︰鯁骨與灼傷
  2. 消防處-哽塞
  3. 【紅十字會嬰幼兒急救課】哽塞4分鐘可能導致昏迷 學識3招急救法【有片】
  4.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八年四月第一百四十一期) - 食物事故點滴-減低幼兒被預防鯁喉貼士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