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與色弱】話你知色盲與色弱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健康新知

【色盲與色弱】話你知色盲與色弱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6 分鐘閱讀

難以分辨不同顏色,可能是出現了色弱、甚至色盲的問題。醫學界稱為「色覺辨認障礙」,意思指患者無法正確知道部分、或全部顏色之間的區別,屬於一種缺陷。色弱、色盲多數是先天性,由遺傳引起,有些情況下可能與某些疾病,或視覺神經病變有關。兩者雖然都沒有醫治方法,但可靠佩戴特別設計的鏡片、或幫助辨別顏色的應用程式,重拾正常生活。

色弱是指分辨顏色的能力較正常低。患者通常可分辨大部分的單一顏色,例如紅色、橙色等。但當多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例如紫色和藍色、紅色和綠色,患者就會看不到當中有什麼分別。其中最普遍是辨別紅色和綠色的能力較弱,也個別情況會難以分辨黃色和藍色,但較少見。另外,分辨顏色的能力也會因光線不足及顏色太淺而減弱。

舉例紅色色弱的患者會常把紅色說為黑色或較深的顏色,也有機會把藍綠色的物件視為紅色或灰色。另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綠色色弱患者會把綠色視為灰色或紫色。

若患者完全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只將不同顏色看為只有深淺之分的單一顏色,便屬於色盲,例如只看到不同深淺程度的灰色。

衞生署指出,眼睛的視網膜中有3種負責分辨顏色的細胞,若其中1種細胞的功能有部分或完全失效,便會造成色弱。若其中兩種細胞的功能完全失效,便會造成色盲。眼科專科醫生碧納菲曾指出,色弱和色盲患者的視錐細胞因發育不良,或無法正常運作,所以眼睛難以辨別顏色。海外研究指出,全球約8%男性患有色弱或色盲問題,即是每100名男性,就有8人患有色弱問題。女性患者只有0.5%,即每200名女性才有1人是色弱患者。至於完全色盲相對較十分罕見,平均每3萬人才有1人有這個問題。

色盲也有機會是由後天引致,例如患者患上某些疾病、遇上意外,或頭部嚴重遭受撞擊等,都有機會令到視覺器官受影響,阻礙了患者接收顏色的能力。

  • 受疾病影響:糖尿病認知障礙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遜症、慢性酒精中毒和白血病
  • 後天的眼疾,包括視網膜、脈絡膜及視覺神經的疾病,例如黃斑病變青光眼青光眼等,也有機會引致色弱
  • 受藥物影響: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病高血壓、勃起功能障礙、感染、神經紊亂和心理問題的藥物都有機會改變色覺
  • 化學品:不小心接觸化學物質如二硫化碳和化肥,都可能會導致色覺喪失

到目前為止,先天性色盲、色弱都沒有治療方法。若相關問題與疾病、或藥物有關,便需要先醫治涉及疾病作配合。又或暫諮詢主診醫生意見,了解藥物是否影響和產生色弱問題、以及能否停藥或轉藥。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伍孝仁博士曾指出,色弱患者平日主要靠光度的變化及強弱來分辨顏色,對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如交通燈的紅與綠色,因其顏色較深,且非常光,因此患者能輕易分辨,但光線較暗時,有時候可能與色盲的情況差不多。工作方面,色弱患者不能夠從事一些要求有正常顏色視覺的行業,包括紀律部隊、飛機師、藥劑師、化驗人員和油漆工人等。

由於多數屬先天性問題,所以家長、學校若能及早發現小朋友有這個問題,可盡早透過不同方法,幫助他們適應學習及日常生活。

現時有部分針對色弱人士設計的眼鏡,能夠幫助患者將紅色和綠色的對比放大。另外,也可在眼鏡或彩色隱形眼鏡上,佩戴彩色濾光片,增強對混淆顏色之間對比。坊間也有專門為色弱人士設計的應用程式,讓患者得知物件的真正顏色,方便他們辨別,減少因色弱而導致的生活不便。

由日本研發的「石原氏色盲檢測圖」屬於一個簡單篩查工具,共有38幅測試圖畫,每幅佈滿多種顏色和大小的圓點,組成了一些數字或形狀,能初步評估接受測試人士有否色盲問題(主要針對紅綠色、黃藍色的色弱問題)。

測試者要在特定時間內,準確指出測試圖中隱藏的數字。舉例其中一個測試圖中,色覺正常人士會看到「74」,色弱人士會看到「21」,至於色盲即完全看不到任何數字。眼科醫生就認為,若測試者對某數張測試圖的數字看不清楚,或看得非常吃力,反映有機會患有一定程度的色弱,建議最好接受詳盡的眼科檢查。

Cigna_DIY_CTA_Banner_TC

色盲、色弱屬於視力障礙的問題。信諾DIY隨意保讓你根據個人需要,靈活設計專屬自己的健康保險,基本門診保障已包括物理治療,你更可從多項保障中自選所需,當中包括眼科保障、牙科保障,涵蓋包括眼科視光檢查,以及配製眼鏡或隱形眼鏡的消費津貼,是一份真正度身訂造的自選健康保險。按此開始DIY你的健康保障。

資料來源

  1.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色弱與色盲
  2. 色盲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3. 色盲與色弱 經常被混淆
  4. 【眼睛健康】爸爸有色弱 會遺傳給子女嗎?
  5. Ishihara 38 Plates CVD Test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