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白領、藍領抑或是家庭主婦,都有機會出現手部較常見的勞損性創傷、即拇指腱鞘炎。它又稱「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明德國際醫院物理治療師表示,拇指腱鞘炎屬於拇指至手腕部位肌腱的痛症,患者因肌腱出現發炎及腫脹,活動拇指和屈曲手腕時會感到痛楚。常見引起肌腱勞損有以下原因。
媽媽手的原因
- 持續重覆活動拇指和手腕,例如常做家務的人;經常使用手機或電腦滑鼠的都市人
- 活動拇指時,手腕沒有保持自然(伸直)的姿勢
- 過度使用前臂和拇指的肌肉,如長時間緊握球拍,如運動員
大家都可能因為上述提及的原因,過度使用肌腱或姿勢不當,增加了患上拇指及手腕相關痛症的風險。此外,孕婦有機會因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導致肌腱及韌帶變鬆,繼而容易患上拇指腱鞘炎,一般會於產後,當荷爾蒙水平回復正常,才會痊癒。
媽媽手的症狀
- 手腕或拇指疼痛
- 難以緊握物件
- 手腕腫脹
- 前臂肌肉感到拉扯或繃緊
- 拇指活動時發出「格格」聲響
媽媽手治療方法
明德國際醫院物理治療部主管倪子為解釋,拇指腱鞘炎患者一般會先接受保守治療,以初步應付不同時期出現的症狀。
- 在急性發作期,即是肌腱發炎期間,患者會感到手部疼痛和紅腫。物理治療的方案會以鎮痛為主要治療目標,可包括冰敷、針灸及超聲波,以減輕肌腱的發炎程度,改善周邊血液流通。同時,手部要有足夠休息,避免提取重物或緊握物件。患者也可考慮配帶護腕,把拇指和手腕固定在適合的位置。
- 當痛楚減輕,病情便踏入亞急性期,除了仍要為發炎位置鎮痛,患者可輕輕按摩手部肌腱和肌肉。又可透過一些伸展拇指肌腱動作及簡單手部運動,保持拇指的活動幅度和軟組織的靈活度,改善發炎情況。
- 當疼痛情況穩定後,踏入了復康期,患者可以嘗試訓練拇指和手腕肌肉,加強其活動能力。一般而言,接受物理治療後,拇指腱鞘炎患者的發炎情況會受到控制。有關肌腱的軟組織要完全修復,預計約需6至8個星期的時間。
亞急性期練習
A) 拇指上下擺動,重覆10次。
B) 拇指內外開合,重覆10次。
C) 拇指握在拳頭內,手腕輕輕向前方伸展,維持10至15秒,重覆3次。
圖片由明德國際醫院提供
若物理治療未能紓緩拇指腱鞘炎,患者可考慮服用或注射藥物,可令止痛效果較快,並能控制痛楚及炎症。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和其他止痛藥,適用於治療初期炎症。一旦口服藥物未能有效控制痛楚,醫生或會建議在發炎的肌腱局部注射類固醇。若物理治療、服食藥物和注射藥物後,病情仍未好轉,醫生有機會建議患者,進行腱鞘鬆解手術,將黏連的肌腱分開,讓肌腱重新在腱鞘內順暢滑動,從而改善病情。
拇指腱鞘炎的預防方法
雖然治療媽媽手有很多方法,但日常的預防更為重要,可免長期受痛症所困擾。經常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人士,以及家庭主婦等容易手部勞損的人,都要參考一下由物理治療師提供的預防貼士。
- 避免拇指和手腕重複做同一動作,例如時常扭毛巾、用力搓洗及扭乾衣物、使用滑鼠或單手玩手機,以免拇指肌腱受壓
- 留意使用電腦時的姿勢,避免過度屈起手腕打字,要讓手腕自然擺放
- 工作時要有適當小休,期間多做伸展運動,以免引起疲勞或痛楚
- 抱起嬰兒時,應以整個手掌承托嬰兒,避免把重量卸在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位置
- 左右手輪流工作,或同時使用雙手,以減輕負荷
患者及早控制媽媽手的病情,加上掌握預防措施的要訣,能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擺脫痛症。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