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拇趾外翻的問題,隨時會痛到令人舉步為艱。拇趾外翻是十分常見的足部問題,尤其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並可引發其他痛症例如小腿痛、腰背痛等,所以大家都不容忽視。齊來探討可引起拇趾外翻的成因、症狀及解決方法。若出現了懷疑症狀,應盡快找醫生,例如骨科專科醫生求診,接受適當的治療,改善拇趾外翻的問題。
常見的拇趾外翻症狀
- 患處會感到疼痛、觸痛
- 紅腫發炎
- 腳底皮膚變硬
- 拇趾突出部分出現老繭或雞眼
- 大拇趾向小趾傾斜
- 大拇趾變得僵硬、動作受限,可能導致患者行走困難
- 小腿痛
- 腰背痛
什麼是拇趾外翻
香港港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吳彥表示,拇趾外翻是指,連接大拇趾的第1蹠骨的軟組織鬆弛,失去穩定性,再加上走路時所施予的壓力,導致其內傾斜及移位。若大拇趾向小趾傾斜角度大於15度就屬於患上了拇趾外翻問題。在這個情況下,由於大拇趾功能受損,足部便會下意識地改變步姿來適應,將壓力轉嫁至第2、3蹠骨頂,令患者步姿變得不自然,更有可能會容易跌倒。此外,拇趾外翻也同時會引發其他足部問題,例如出現足繭、爪形趾、小趾囊腫、足弓下陷,不少患者更會引發其他痛症,例如小腿痛和腰背痛等問題。
拇趾外翻的成因
吳醫生引述過往有調查發現,約三分一華人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拇趾外翻,當中女性荷爾蒙和遺傳因素,可以是引發拇趾外翻的主因。至於因長期穿高踭鞋而導致拇趾外翻的個案,在臨床上只佔少數。
拇趾外翻的診治方法
醫生一般會通過臨床診斷及X光檢查,了解蹠骨的變形程度,診斷病人是否患有拇趾外翻。治療方面,由於患者的韌帶組織鬆弛,產生骨骼移位,故治療上不單要矯正已 移位的蹠骨,更重要是重建一個新的韌帶來穩定蹠骨,以預防日後再移位復發。下列有幾個治療方法,包括建議患者使用適合自己的鞋墊、進行拇趾外翻手術等,醫生會根據病情為患者提供適切的方案。
拇趾外翻手術
- 保守治療方式:建議患者選擇鞋頭寬闊、鞋身柔軟及鞋底厚的鞋款,例如運動鞋或使用具針對性的支撐鞋墊。以舒緩拇趾外翻的病情,但不能根治問題。
- 截骨手術:以手術方式糾正拇趾的變形情況,但截骨手術較容易引起併發症,同時並未證實可以回復拇趾功能。
- 韌帶聯合術:屬於比較嶄新的非截骨手術,可有效糾正拇趾變形的情況,預防復發,同時避免與截骨有關的併發症。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將已鬆弛及移位的第1蹠骨與旁邊的第2蹠骨捆綁起來,將它拉直。並於2條蹠骨之間創造一條全新的韌帶來穩定。此手術的創傷性較截骨手術為低,康復時間相對較短,但病人亦有可能因捆綁力度略大而傷及第二蹠骨,通常經休養後,仍可復元。一般來說,在手術後,患者的足部行動能力會獲得明顯改善,痛楚也會減退,日後毋須再受鞋款的限制,也不用擔心會復發。
拇指外翻矯正器有用嗎
坊間其實有不少聲稱可以糾正拇趾外翻的產品出售,例如拇指外翻矯正器,希望可用來減輕痛症,並慢慢減輕拇趾外翻的角度。但一直有醫學界指,相關矯正器一般難以將外翻的角度變小,其他產品如夾腳矽膠墊,則主要是紓緩疼痛,對改善根本問題的作用不大。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蓋一系列住院及手術保障、自選保險保障、個人化健康評估、三大危疾「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全方位保障及環球醫療禮賓服務等,全面保護您健康旅程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