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敏感】話你知面膜敏感的真正原因、使用面膜的正確方法
健康新知

【面膜敏感】話你知面膜敏感的真正原因、使用面膜的正確方法

6 分鐘閱讀

天氣轉變、捱夜瞓得差,都會影響皮膚變得繃緊、欠光澤。敷面膜為肌膚「急救」成為不少女士不可或缺的事,但坊間面膜款式眾多,有美白、補濕不同功效,質地、成份也有異。女士們要提防亂試、亂用面膜,會令面部肌膚出現敏感,更可能會令皮膚受損。

  • 出紅疹
  • 痕癢
  • 變乾
  • 脫皮

使用美白面膜後出現皮膚敏感要求診,在皮膚科診所很常見。症狀通常會出現見於患者兩邊面頰的位置,估計與面膜的美白成份如果酸較易刺激面部有關。另外,常見可致敏成份也包括「MIT」、「MCI」等防腐劑或香料等。

其中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異噻唑啉酮、MIT)是常見的防腐劑,於2016年起歐洲所有駐留類化妝品已禁用,因為有機會引發接觸性敏感反應。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曾表示,部分人接觸MIT後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嚴重會皮膚腫脹、起水泡、脫皮,感到灼熱、刺痛等。若有這些症狀或反應,要即時停用及清水洗面。本港的消委會過往也曾進行抽查,發現部分面膜產品含有MIT、螢光劑等可致敏成份,提醒消費者要小心選擇。臨床上若敏感情況嚴重,醫生或會處方輕度 類固醇藥膏或抗組織胺藥物給病人。

皮膚科醫生建議大家在日常使用面膜前,尤其新款面膜,或之前沒有採用過的款式。最好先進行皮膚測試,例如先試用在手臂內側的皮膚上,過後觀察3至4日,了解有否過敏反應,如紅疹、痕癢。若敷面膜期間,有刺痛、痕癢等情況,都要立即停用。

市面的補濕面膜類型有很多,成份通常為水、油份及潤膚膏,當面部敷上補濕面膜後,皮膚上的角質層會吸收水份,讓皮膚即時有光澤及水潤感覺,但此情況只屬暫時,只能作「急救」肌膚的用途,例如針對皮膚很乾的人。

醫生一般建議女士,採用成份及功能簡單的面膜,例如只揀美白或補濕面膜,不宜揀太多功能及太多成份的面膜,減低致敏風險。尤其本身容易脫皮、皮膚泛紅人士,肌膚一旦過於乾燥,皮脂膜(為皮膚的天然補濕屏障)不足,受面膜刺激或過敏的風險會越大。另外,大家應根據產品說明的方法使用,一般建議使用時間約10至15分鐘便足夠,可能每周使用1至2次,毋須每晚都敷。敷完面膜後即時塗上面霜,有助鎖緊水分,避免水分迅速揮發。

對於油性皮膚的人,即毛孔粗大及油脂分泌多,若要使用面膜更要小心,不要太長時間敷面膜,以防毛孔被堵塞,引致生暗瘡或粉刺,令護膚效果得不償失。

至於面膜的質地,以乳霜質地的油份較高,只適合皮膚很乾的人使用。紙面膜(Paper mask)、凝膠面膜(gel mask)則適合混合性皮膚,即「T字位」毛孔粗大有油份分泌、兩邊面頰油份較少者使用。

面膜是女士們急救肌膚的恩物,但本身皮膚容易敏感、有濕疹困擾的人士,使用時要份外注意,降低出事的風險,包括正確使用面膜、不要亂用新產品,最好事先諮詢醫生意見。切忌使用來歷不明的網購面膜,又或者購買一些看不懂說明書的面膜產品,例如沒有標示有效期的面膜。一旦產品有效期已過,使用了過期面膜便容易出現問題。

  • 避免敷面膜時間太長,可參考產品的說明
  • 選擇有信譽品牌的面膜
  • 可從面膜包裝得知當中成份,了解有否可致敏成份如MIT
  • 使用面膜前先進行皮膚測試
  • 容易皮膚敏感的人不宜使用美白面膜
  • 不建議自行DIY面膜,以免增加敏感風險面膜敏感的症狀

最後,消委員曾提醒指出,過往曾就片裝面膜的保濕功效進行試驗,發現大部份樣本都不如聲稱所說的功效,只有少量樣本切合保濕功效,所以面膜產品的價格和效能並無必然關係。大家最重要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

Cigna_DIY_CTA_Banner_TC

使用面膜不正確、胡亂購買或試用面膜,都可能會令肌膚受損。信諾DIY隨意保讓你根據個人需要,靈活設計專屬自己的健康保險,基本門診保障已包括物理治療,你更可從多項保障中自選所需,當中包括牙科保障,涵蓋定期口腔檢查、治療費用以及緊急治療﹐是一份真正度身訂造的自選健康保險。按此開始DIY你的健康保障

資料來源

  1. 消委會-保濕面膜挑選懶人包
  2. 面膜含防腐劑MIT易致敏60款僅39款通過安全檢測
  3. 【對抗乾燥】皮膚乾燥敷面膜愈耐愈好? 皮膚科醫生拆解敷面膜誤區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