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服用牛奶或奶製品後,都會出現肚痛、腹脹、腹瀉等症狀,可能是患上了乳糖不耐症,即是腸道不能分解乳糖。此病屬於最常見的食物不耐症,尤其常出現在亞洲人身上。若無法正常消化乳糖,一般建議要減少又或者避免大量飲奶或服用奶製品。同時,要透過進食其他食物,補充無法從奶類或奶製品所攝取的鈣質。齊來了解什麼是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可致肚痛腹瀉
牛奶及奶製品中會含有乳糖(屬於天然糖份,由葡萄糖及半乳糖組成),正常情況下,體內的消化酵素、即「乳糖酶」,會將乳糖分解,然後讓身體吸收。如乳糖酶不足,不能完全分解乳糖,一些體質較大的乳糖便會游走到腸道,增加腸道的水份分泌及刺激其蠕動。同時,腸道細菌也會代謝乳糖,導致下列多種關於乳糖不耐的症狀:
- 噁心
- 腹脹
- 腹痛
- 腹瀉
- 嚴重脹氣,肚子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 放屁次數增加
這些反應可於進食後最快30分鐘、數小時,甚至1日後發生。出現不適的次數及程度需視乎進食量,未必每次都出現。例如有些人飲奶茶、咖啡等加了奶的飲品,並沒有腸胃不適,但喝下1杯牛奶後卻會出現腸胃不適問題。
乳糖不耐跟牛奶過敏是不同
而乳糖不耐症與同樣會引起腹瀉的牛奶過敏不同,牛奶過敏屬於食物敏感,主要是免疫系統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並視為身體的外敵,故釋放出組織胺等物質作攻擊,引致腹瀉、流鼻水或蕁麻疹等一系列過敏反應。
主因是缺乏乳糖酶
患者為何會缺乏乳糖酶?醫學界估計有下列原因及病症分類:
- 永久性乳糖不耐:部分人在童年過後,乳糖酶數量大幅下降,令他們成年後出現這個問題,日常難以消化奶類及奶製品
- 暫時性/繼發性乳糖不耐:身體於短時間內未能製造足夠乳糖酶,原因包括曾患有嚴重腸胃炎、曾進行腸道手術、經常服用抗生素,或超過3個月沒有進食奶類的人
另外,有些嬰兒先天缺乏乳糖酶,導致一出世便乳糖消化不良,醫學界估計可能與染色體隱性遺傳有關。
氫氣呼氣測試可作診斷
此方法主要是測試進食乳糖後腸道內的氫氣水平。參與者在接受測試前一天,需要進食低渣餐,即減少進食高纖維食物如全穀類、蔬果及奶類。測試當日,需要先呼氣1次,量度本身的氫氣水平。然後飲用1杯有較高含量乳糖的溫水,再每隔一段時間(例如每半小時)進行呼氣測試作評估。若測試者不能有效消化乳糖便會呼出較多氫氣,正常人則不會有這個情況,屆時便能作出診斷。
逐少進食乳糖作訓練
乳糖吸收不良不可飲牛奶嗎?其實患者可透過下列循序漸進的方式,進食含乳糖食物作自我訓練讓身體慢慢適應,有疑問可事先諮詢註冊營養師意見。另外,也可考慮服用乳糖酶補充劑,幫助身體消化乳糖。訓練方法如下:
- 首先在4個星期內,戒吃任何含乳糖的食物,包括奶類、奶製品,或含這些成份的食物
- 開始逐少攝取乳糖,例如先飲用1杯20毫升鮮奶(約1克乳糖份量),觀察身體反應
- 若沒有造成不適,可逐少增加份量
- 直至可每天飲用半杯至1杯牛奶
可從其他食物補充鈣質
患者可按情況,避免大量進食含乳糖的食物,或一日內分段逐少進食。選擇食物時,要留意其成份。
- 選擇豆奶、燕麥奶、無乳糖牛奶、黑咖啡、紅茶,取代一般牛奶、奶粉、即沖奶類飲品如即沖咖啡或奶茶等
- 選擇豆奶製作的芝士或無乳糖芝士,代替普通芝士
- 蛋沙律、雞蛋布甸、法式燉蛋等食物的成份,通常都含有奶類,建議吃新鮮雞蛋較佳
礙於患者日常較少服用奶類及相關製品,以致身體有機會缺乏足夠鈣質,故營養界建議患者要從其他飲食中作補充,例如多飲用加鈣豆奶、硬豆腐、烚豆、深綠色蔬菜、杏仁及連骨沙甸魚等。又建議適當地曬太陽,從而吸收維他命D,幫助身體更有效攝取鈣質。
乳糖不耐症患者進食含乳糖的食物,例如牛奶及奶製品,都會出現腸胃不適。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