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為傷風感冒只是小病痛,但患者所感染的病菌,一旦入侵心臟便可引起心臟肌肉發炎(即心肌炎),嚴重可引致心臟衰竭,甚至威脅患者的性命。究竟心肌炎有什麼成因和症狀?一般人又該如何預防患上心肌炎。
心肌炎可導致胸痛和呼吸困難
心肌炎屬於急性感染疾病,其症狀十分廣泛,患者會出現一些與心臟病(如心肌梗塞等)相似的病徵,其症狀如下:
- 胸口痛、胸悶
- 無論是進行活動或靜止時,都會感到氣喘、呼吸困難
- 心悸
- 心律不整,例如心跳太快或太慢
- 出現一些感冒症狀,例如頭痛、肌肉及關節痛、發燒、喉嚨痛
- 頭暈
- 容易感到疲倦、乏力
- 面色蒼白
- 下肢出現水腫
心肌炎常見與病毒感染有關
心肌炎雖然不及冠心病普遍,但亦不少見,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機會患上,尤其是青少年。根據香港大學的資料指出,本港於2018至2020年間,每年平均有846宗12歲或以上人士患上心肌炎的新症個案。引發此病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是病毒侵襲了心臟肌肉而造成感染性心肌炎:
- 感染過瀘性病毒,例如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腸病毒等
- 細菌或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
- 免疫系統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症
- 可能與藥物反應有關,例如抗生素、治療癌症、抑鬱或癲癇症的藥物
- 飲用過量酒精而加劇心臟泵血的負荷
- 注射疫苗引起的嚴重反應
洗腎患者、糖尿病均屬高危一族
至於心肌炎的高危一族包括植入心臟儀器人士、需接受洗腎的患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例如糖尿病、愛滋病、末期腎衰竭等),以及皮膚曾受傷或受感染人士。
心肌炎的死亡率可高達5至7成
當心肌受損達到一定程度便可引發心臟衰竭。心臟科專科醫生梁永雄曾指出,心肌炎的死亡率可高達5至7成,絕對不容忽視。此外,有些患者因症狀不明顯而未能及時察覺,當他們出現嚴重症狀如休克時,病情已趨嚴峻或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因此,醫生建議大家,若患上感冒後病情遲遲未好轉,應盡快求醫並接受詳細檢查。
心臟超聲波有助診斷心臟肌肉發炎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曾指出,現時有多種檢查可診斷心肌炎,包括抽血、心電圖、心臟超聲波、胸部X光片等。其中心臟超聲波檢查可評估患者的心臟功能,包括受損程度及病情進展。同時,臨床診斷上有助排除其他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例如心瓣膜疾病、先天性心機肥厚等。血液檢測可了解心臟酵素的水平、白血球及紅血球的數量,從而評估心肌有否受損。
多種方法可預防及治療心肌炎
病情輕微的心肌炎,一般不需要治療,患者只要保持充足休息和避免劇烈運動便有助加快康復。至於病情較嚴重人士,例如出現心臟衰竭、心律不正、肺水腫、血壓低等症狀的患者,可能要透過藥物治療或儀器輔助,例如服用特效的心臟藥、免疫抑制劑、皮質類固醇藥物,甚至要靠呼吸機、人工心肺及心室輔助器等儀器,來幫助呼吸或保持心肺運作正常。若病情無法受控,有機會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大家可從各方面著手,採取下列預防方法:
- 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捱夜
- 擁有健康的生活、飲食及運動習慣,幫助身體維持免疫力
- 注射預防疫苗(例如流感疫苗)以避免受病菌感染
- 有需要時佩戴口罩,如新冠肺炎、流感疫情高峰期間和需出入人流密集的地方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包括勤洗手
- 減少或避免飲酒
急性心肌炎的病情,可於短時間內惡化,及時接受診治十分重要,萬一出現懷疑症狀,宜盡早求醫。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高達$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