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爆肺」的氣胸,一般以少年、壯年人士較為常見,身形偏高瘦的人特別高危。醫學界指出,原來爆肺病發可以是沒有原因,或本身患有肺部疾病,故令人防不勝防。發作時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爆肺先兆及症狀,包括胸口痛、呼吸困難,嚴重有機會威脅性命。若多次復發爆肺,則可能要接受手術作治療,預防復發。齊齊探討一下爆肺可引起的症狀。
氣胸(爆肺)的症狀
- 突然感到胸痛、胸悶
- 心跳加快
- 呼吸困難
- 行樓梯覺得「唔夠氣」
- 乾咳
什麼是爆肺、氣胸成因
「爆肺」的正確醫學名稱是氣胸,意思指空氣錯誤地進入胸膜腔(胸膜腔是肋骨與肺部的間隙,本身是密閉的,沒有空氣在內)。但當肺部因外來創傷、撞擊、或本身病變,導致胸膜腔穿破,走入及積存了空氣,便會壓迫肺部,令肺部好像被大石壓住而塌陷,並產生突發性胸痛、呼吸困難等急性症狀,情況就好似肺部爆了的感覺。同時,心臟和大血管也會受壓,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可令人缺氧休克,甚至死亡。
急症科專科醫生岑健曾表示,患多數屬於「自發性氣胸」,即肺泡無緣無故破裂,男性患者會比女性稍為多,每10萬個男性中,約有10人於一生中會發生1至2次,而每10萬女性,大約有4人會出現爆肺。繼發性氣胸可出現在肺功能較差人士身上,例如本身有肺部疾病的人。總括而言,下列幾類人士較容出發生爆肺。
爆肺的高危人士
- 身材高瘦,尤其高瘦男士(臨床研究指高瘦人士可能因肺部拉長而變薄,導致胸膜腔容易破裂,常見發生於做運動、搬重物期間)
- 吸煙人士
- 慢性肺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纖維化及肺癆等
- 肺癌病人
- 胸口曾經有外傷
- 曾進行氣壓改變的活動,如潛水、登山
- 曾發生過爆肺的人
爆肺的診斷、爆肺的治療方法
臨床上醫生會透過問症,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歷及所出現症狀,例如痛楚是否突然發生、之前曾否潛水和登山等,配合肺部檢查作進一步評估。例如照X光檢查、超聲波檢查,評估病人是否有氣胸情況。一般情況下,氣胸超過15%或以上,X光才能呈現出來。超聲波檢查有助了解患者呼吸時,肺膜有否滑動,如果有空氣在內,肺膜就不能如常滑動。
如氣胸病情輕微,患者或只需接受醫學觀察,等待數日後,了解肺部能否自我修復。如病情較差,患者可能要接受醫生採用細針、導管或胸引流管,將胸膜腔內的空氣抽走。若有需要,例如已第二次爆肺、或出現了爆肺併發症如胸腔出血、引致感染的患者,可能進行微創氣胸手術,切除肺部氣泡,同時透過手術將兩邊肺膜黏合,使空氣不能再進入此空間,以減低復發機會。臨床上曾經出現自發性氣胸的病人,大概有2至3成機會再次出現氣胸,很多時都會發生於同一邊肺部,特別是有吸煙習慣的人。
爆肺人士預防復發貼士
呼吸系統科專科廖頌雅醫生曾為爆肺人士,提出下列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以防爆肺復發。
- 治療後1個月盡量不要搭飛機,避免突然進入高速或低氣壓環境可誘發再次爆肺
- 治療後3個月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唱歌、不要提重物
- 避免做壓力驟變的活動如吹奏樂器、高空彈跳、跳傘、潛水等
曾經爆肺的患者也要注意作息,保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平日有充足睡眠,並且避免吸煙,或吸煙人士要盡快戒煙,維持肺部健康。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蓋一系列住院及手術保障、自選保險保障、個人化健康評估、三大危疾「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全方位保障及環球醫療禮賓服務等,全面保護您健康旅程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