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罕病日】什麼是罕見病、保險包唔包?一文看清罕見病的定義及治療方法
醫療保險

【國際罕病日】什麼是罕見病、保險包唔包?一文看清罕見病的定義及治療方法

4 分鐘閱讀

近日「罕見疾病」一詞對大家來說也不會過於陌生,皆因香港罕見疾病聯盟在月前建議政府推行罕見病藥物試用期,讓病人能夠獲得藥物治療的機會。而每年2月28或29日的國際罕病日(Rare Disease Day),更是為了呼籲社會大眾重視罕見疾病,同時鼓勵政府能回應病人在藥物方面的需求;對於罕見病的相關資訊你又知道幾多?

罕見病泛指只有極少數人會患上的罕見病症,因此亦被稱為孤兒病。然而,各個國家對罕見病的定義亦有所有不同:美國定義為每年患病人數少於20萬人的疾病;歐盟定義為每1萬人中少於5人患上的疾病;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定義為每1萬人當中有6.5至10人患上的疾病。

罕見病約有八成為遺傳性疾病,大部分病例是基因突變或遺傳性基因缺陷而導致的先天性疾病。隨著醫學的進步,現時亦有部分罕見病能夠透過藥物治療來改善;以下為一些罕見病的例子:

  1.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造成小腦退化,大多是成年以後才發病
    • 病徵:身體運動協調功能不良,包括走路步履不穩、說話不清,甚至癲癇、神經病變
    • 治療方法:目前未有根治方法
    • 患者人數:每10萬人當中約有6至7名患者
  2. 亨廷頓舞蹈症 (Huntington disease)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一般於中年時期才會發病
    • 病徵:出現不自主的動作以及焦躁不安等情緒
    • 治療方法:目前未有根治方法
    • 患者人數:每1萬人當中約有1名患者
  3. 嗜鉻細胞瘤 (Pheochromocytoma)
    • 病因:由於腫瘤過度分泌一種或多種兒茶酚胺(例如腎上腺素、多巴胺)而引起
    • 病徵:頭痛、出汗、心悸、震顫、蒼白、呼吸困難、全身無力、恐慌發作
    • 治療方法:外科手術
    • 患者人數:每100萬人當中約有2至8名患者
  4.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引致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衰亡及退化,通常於嬰幼兒期至兒童期發病
    • 病徵:肌肉退化、四肢及頸部無力
    • 治療方法: 於2016及2019年分別推出兩款治療藥物,惟價格極為高昂
    • 患者人數:每1萬人當中約有1名患者
  5. 漸凍人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 病因:多為偶發性基因變異,令脊髓及大腦中的運動神經元隨時間逐漸退化
    • 病徵:局部肢體無力,甚至是肌肉癱瘓
    • 治療方法:目前有多種藥物可減緩病情惡化
    • 患者人數 :每10萬人當中約有3至4名患者

Cigna_VHIS_CTA_Banner_TC

突如其來的疾病會讓人措手不及,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不但能夠全數賠償住院、手術、診斷成像檢測等多項醫療服務,而且還可以附加門診腎透析保障,確保您能得到最適切的服務。點擊此處以了解信諾自願醫保系列。

資料來源:

  1. 罕見病的認識 - 協康會
  2. 罕見病不罕見,醫療產業覓出路 - 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