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罕見疾病」一詞對大家來說也不會過於陌生,皆因香港罕見疾病聯盟在月前建議政府推行罕見病藥物試用期,讓病人能夠獲得藥物治療的機會。而每年2月28或29日的國際罕病日(Rare Disease Day),更是為了呼籲社會大眾重視罕見疾病,同時鼓勵政府能回應病人在藥物方面的需求;對於罕見病的相關資訊你又知道幾多?
何謂罕見病?
罕見病泛指只有極少數人會患上的罕見病症,因此亦被稱為孤兒病。然而,各個國家對罕見病的定義亦有所有不同:美國定義為每年患病人數少於20萬人的疾病;歐盟定義為每1萬人中少於5人患上的疾病;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定義為每1萬人當中有6.5至10人患上的疾病。
罕見病的例子
罕見病約有八成為遺傳性疾病,大部分病例是基因突變或遺傳性基因缺陷而導致的先天性疾病。隨著醫學的進步,現時亦有部分罕見病能夠透過藥物治療來改善;以下為一些罕見病的例子:
-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造成小腦退化,大多是成年以後才發病
- 病徵:身體運動協調功能不良,包括走路步履不穩、說話不清,甚至癲癇、神經病變
- 治療方法:目前未有根治方法
- 患者人數:每10萬人當中約有6至7名患者
- 亨廷頓舞蹈症 (Huntington disease)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一般於中年時期才會發病
- 病徵:出現不自主的動作以及焦躁不安等情緒
- 治療方法:目前未有根治方法
- 患者人數:每1萬人當中約有1名患者
- 嗜鉻細胞瘤 (Pheochromocytoma)
- 病因:由於腫瘤過度分泌一種或多種兒茶酚胺(例如腎上腺素、多巴胺)而引起
- 病徵:頭痛、出汗、心悸、震顫、蒼白、呼吸困難、全身無力、恐慌發作等
- 治療方法:外科手術
- 患者人數:每100萬人當中約有2至8名患者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 病因:遺傳基因變異引致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衰亡及退化,通常於嬰幼兒期至兒童期發病
- 病徵:肌肉退化、四肢及頸部無力
- 治療方法: 於2016及2019年分別推出兩款治療藥物,惟價格極為高昂
- 患者人數:每1萬人當中約有1名患者
- 漸凍人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 病因:多為偶發性基因變異,令脊髓及大腦中的運動神經元隨時間逐漸退化
- 病徵:局部肢體無力,甚至是肌肉癱瘓
- 治療方法:目前有多種藥物可減緩病情惡化
- 患者人數 :每10萬人當中約有3至4名患者
突如其來的疾病會讓人措手不及,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不但能夠全數賠償住院、手術、診斷成像檢測等多項醫療服務,而且還可以附加門診腎透析保障,確保您能得到最適切的服務。點擊此處以了解信諾自願醫保系列。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