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每年大約有三千人死於中風。近年,中風的死亡率隨著醫療科技發達而漸漸減低,但患上中風的人數則沒有減少跡象。最近一項由醫療衛生研究基金進行的調查發現,基於人口老化和種種生活習慣上的因素,患上中風,或醫學名稱為腦血管疾病的人會隨年增長。
中風的兩大類別
中風大致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類,香港大約有八成中風個案屬於缺血性中風類型,患者多數會因腦血管閉塞而導致腦細胞死亡;以下將為你闡述兩類中風的發病原因。
- 缺血性中風:
即急性中風,主要因腦部血管阻塞所造成腦血栓祉腦栓塞。腦血栓主要由於輸送血液到腦部的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而腦栓塞則是因大動脈所形成的血塊,隨著血液流動至腦血管而造成。
- 出血性中風:
俗稱「爆血管」,因腦內血管爆裂而影響供血,導致血液溢出到周圍的腦組織,從而形成血腫。
中風的先兆及警號
大多數情況下,中風的先兆都會出現視力不清、重影、一側視野缺失,甚至突然失去視覺等症狀。此外,面部、唇舌、手腳或者上下肢等身體部位,亦有機會出現麻痺,或者失去痛覺及冷熱感。然而,一般人未必能夠及早發現中風的跡象並採取行動。因此,專家用了F.A.S.T這個代號來讓普通人去及早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 F代表Face,指臉部下垂(例如微笑的時候只有一邊的嘴角翹起)。
- A代表Arm,指手臂感到虛弱(尤其只有一隻手有虛弱感)。
- S代表Speech difficulty,例如口齒不清,或對表達簡單概念有困難。
- T代表Time,是時候撥打999。
密切留意上述表徵,這很可能可救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一命!當然,若果發現身邊人出現上述症狀,切勿猶豫,立刻召救護車。
中風的高危因素
恆常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向來也是維持健康生活的兩大支柱。然而,工作壓力、家庭生活等因素,或有機會打亂日常生活規律,甚至因此而影響健康;以下因素及日常習慣,均有可能成為中風的高危因素:
- 多吃紅色加工肉類的人,患上中風的機會會增加15%。
- 每天多坐著的人患上缺血性中風的機會是其他人的1.5倍。
- 年紀增長會增加患上中風的機會
- 男性患上中風的風險較女性高
- 高血壓、高血脂 、高膽固醇
- 糖尿病患者
- 體重過重
- 患有心臟病或其他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心律不正等)
- 患有先天性腦血管腫瘤
- 擁有中風、心臟病的家族病史
- 吸煙
- 酗酒
- 缺乏運動
如果你想減低這些風險,你要開始減低你所吸收的鹽份和脂肪,每星期兩次強健心血管的活動。飯後散步30分鐘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如何預防中風?
近年,中風開始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想有效預防中風,就應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無論是預防中風,還是與心臟、腎臟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參考以下方法,來減低患病的機會:
-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控制於健康水平
- 如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 戒煙,以免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從而減低血管阻塞的風險
- 定期運動,建議每星期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
- 控制體重
- 保持樂觀,盡旺避免負面情緒
定期進行檢查
俗語有云:預防勝於治療。面對這些令人衰弱的疾病,這句說話就最適合不過。現時香港每五年復發的中風個案有23.1%之多,你仍要冒這個險嗎?
55歲後,每十年中風的機率就會倍增(男性的患上中風機率更大) 。正因如此,大家都應該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尤其是年長的朋友。及早發現有關疾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等等,便可及早進行治療,以防突發性中風。雖然身體檢查耗費不菲,但健康是無價的,為至親的健康投資是絕對值得的。
中風的負面影響範圍甚廣,包括癱瘓、長期昏迷甚至死亡。只要依照上述預防方法,便可減低患上腦血管疾病的危機,一切健康狀況都在你掌握之中。一同打造「零中風」香港吧!
資料來源:
- Strok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rends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efforts and health resource utilisation, by J Woo *, SC Ho, W Goggins, PH Chau, SV Lo. June 2014.
- The stroke epidemic, by PW Ng. April 2007.
-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Oct 2013.
- Use the letters in "F.A.S.T." to spot stroke signs and know when to call 9-1-1.
- Sex Differences in Stroke Epidemiology, by P Appelros. April 2009.
- 何謂中風及中風的種類
- 智友站- 中風 - 醫院管理局
- 中風- 中風成因、病徵、急救、治療、康復及預防方法全面看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