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癌 | 男性生殖系統癌症 |Cigna信諾香港
健康新知

【睪丸癌】誰是高危一族?拆解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4 分鐘閱讀

睪丸癌是男性生殖系統癌症之一,患者多數是45歲以下的壯年或年青男性。雖然患此癌症的人數不多,但發病情況也有輕微上升趨勢,值得大家關注。男士們定期檢查睪丸,有助及早察覺症狀,接受適當診治。

睪丸癌是指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出現異常生長而形成癌症。患者多數是自行發現相關症狀。下列是一些常見症狀:

  • 睪丸出現無痛的腫塊或睪丸肥大
  • 感到陰囊變得沉重,尤其活動時有重墜的不適感
  • 下腹或鼠蹊感到隱隱作痛
  • 陰囊突然積聚液體
  • 睪丸癌可能會產生激素,令患者的乳腺增大或疼痛
  • 腹部可能會出現腫塊,或摸到頸部淋巴結脹大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指出,在2019年及2020年,本港分別有100宗及81宗睪丸癌新症,大多數約8成患者介乎20至44歲之間。而在這兩年間,各有2名男性死於此癌症。分析該病走勢,在2011年至2013年間,每年的新症宗數只有58至71宗,反映近年患者數量有輕微上升的情況,值得關注。

醫學界至今仍未掌握患上睪丸癌的原因,但認為有下列兩個高危因素: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睪丸癌
  • 曾有睪丸未降(即隱睪),或睪丸異常發展的情況

所以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士,日常應密切監察健康狀況。如發現有陰囊腫脹等情況,最好盡快求醫。除了睪丸癌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如精索靜脈曲張(即男性陰囊內的靜脈出現群組式的腫脹),需要適當治療。

臨床醫療上可透過各種不同檢查方式,包括肛門指檢、血液檢查及小便化驗、超聲波檢查和進行手術抽取組織樣本化驗,來診斷男性是否患上睪丸癌。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羅光彥曾指出,進行睪丸切除手術是比較有效的根治方案,而患者毋須太擔心切除一側睪丸,會對其生育能力構成重大影響,因為單側睪丸已可供應足夠的男性荷爾蒙(用作維持性慾、骨質密度、肌肉力量等多個功能)來進行生育。若癌症出現了遠端轉移,如轉移到淋巴,便需要配合化學療法(即化療)及放射治療(即電療)作治療。

由於睪丸癌的生長速度可以十分迅速,並有機會轉移到肺部及後腹膜的淋巴系統,羅醫生建議男士每月應自我檢查,若發現異常情況,例如上述提及的症狀,應立即求醫並接受進一步檢查。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睪丸癌患者採取下列措施:

  • 認識睪丸癌的資料及了解其治療方法
  • 保持適當及低脂的健康飲食習慣,進行適量運動
  • 向家人、朋友或輔導員傾訴感受
  • 參加一些癌症支援組織的活動,增強自我照顧的能力及擴大互助支援網絡
  • 避免壓力太大或工作過勞
  • 學習一些放鬆身心的技巧,提升抗逆能力

Cigna_Elite360_CTA_Banner_EN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蓋一系列住院及手術保障、自選保險保障、個人化健康評估、三大危疾「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全方位保障及環球醫療禮賓服務等,全面保護您健康旅程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1. 衞生防護中心男性常見疾病-睪丸癌
  2.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睪丸癌徵狀不一 專科醫生教你分辨病徵、治療及預防方法︱男性健康
  3. 睪丸癌的危險
  4. 及早診治睪丸癌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