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醫學期刊The Lancet medical journal,近1/3的香港成年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當於總人口740萬當中的190萬人 - 而18歲以下人士更未被計算在內。那怎樣才算是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網上又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測驗讓人進行自我評估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甚麼?
親身經歷極大的不幸事故,又或於電視、現場看到可怕的意外,人很自然會感到失落、不安、困擾、壓力或恐懼,而這種情緒可能會引發身體不同症狀,包括疼痛、出汗、嘔心或打冷震等,以上種種其實都是身體自我保護機制,旨在保護一個人免受傷害。但如果問題持續,又或者症狀極為嚴重,就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了。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中心,如下列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並且嚴重到足以干擾人際關係或工作,就可確診為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包括:
- 回閃(感到重新經歷創傷)
- 突然浮現的傷痛記憶及畫面
- 發噩夢
- 當面對令你回憶起創傷事件的事物時,感到強烈的困擾
- 經歷身體上的反應,如疼痛、出汗、嘔心、發抖
並非每個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都經歷過危險事件,如親人突然意外身故等,也會導致創傷後遺症。症狀通常出現於事故發生後的3個月內,但也有可能幾年後才浮現,康復速度也因人而異,有些人在6個月內康復,有的持續數年,也有演變成慢性病的例子。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因素
任何人在任何年齡段,經歷過攻擊、性虐待、災難或其他嚴重事件的人,都可能患上創傷後遺症。
但為什麼有些人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些人又不會?這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創傷如何發生、何時發生、發生後是否得到支援;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中心指出,以下都是一些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因素:
- 親身經歷過危險事件和創傷
- 受傷
- 看到別人受傷、或看到屍體
- 童年創傷
- 感到恐怖、無助或極度恐懼
- 創傷後幾乎沒有或得到支援
- 事件發生後承受額外壓力,如:失去親人、工作或家庭
- 有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史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評估
網上有不少值得信賴的資源,讓你自我評估創傷後心理狀況,例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設計了5條簡單問題讓公眾自我測試是否患上為創傷後壓力症:
- 你是否曾經目睹或經歷創傷,事後持續1個月或以上,仍然很害怕、無助、情緒低落?
- 當別人提及某些人或情景,令你想起創傷事情,感到非常不安?
- 你是否經常出現下列情況:
- 煩躁不安
- 失眠
- 發噩夢
- 難以集中精神
- 容易激動
- 容易受驚嚇
- 持續想起及/或夢見該創傷事件
- 逃避那些可能勾起創傷回憶的人或事物
- 警覺性過高
- 得與其他人疏離
- 或難以與別人建立互信關係?
- 上述情況是否對你做成明顯困擾?
- 上述情況對你的生活,例如學業、工作、社交等,是否做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如果答案大部份是都「是」的話,我們建議你尋求進一步的專業評估。
另外,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青少年精神健康小組推出的網上免費工具「心之流 (HK FLOW Tool)」,以輕鬆的畫風,讓大家以5分鐘時間評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況 。
當然,上述工具不可以代替專業診斷以及治療,如有需要,請找合適的專業人士幫忙。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的有效治療方法。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其一種有效的方式,讓患者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再次面對創傷事件,有助患者面對及控制恐懼感。這亦幫助患者重新審視創傷事件的內容,以消除內疚及擔憂。
- 藥物治療:一種調節腦內「血清素」的藥物 (SSRI),已證明對壓力後創傷症有療效。
另外,由於不少患者會利用酒精或其他藥物以舒緩睡眠問題,但應妥善處理,避免形成濫用藥物及酒精問題。
創傷後遺症會自行康復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人人不同,而大部份人都會從最初的症狀中自然恢復。但如上文所述,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最好就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創傷後遺症患者應如何協助自己?
踏出第一步總是最艱難,但最重要是願意求醫及接受治療,另外也可試試以下舒緩情緒的小貼士:
- 不要獨自面對問題:與其他人交流,向值得信賴的親友傾訴,將可能引發症狀的事情告訴他人。
- 保持活躍:進行溫和的體力活動(如做家務)或恆常運動,有助減輕壓力。
- 循序漸進:要了解各種症狀會逐漸改善,而不是馬上改善。
- 令自己開心:尋找及投入令你開懷的情境、地點及事物。
- 靜觀:以瑜伽、冥想等方式,專注自身當下,保持正念。
親友的支援也很重要,多聆聽患者感受,主動關心,也是助他們康復的重要一步。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