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工作忙碌,不是坐一整天就是站一整天,回家的路總感覺腳步沉重。好不容易躺上床卻發現小腿青筋浮現,如「魔爪」般爬滿雙腿!倘若不加以處理,無法回流的血液可能會造成「靜脈曲張」。到底靜脈曲張是什麼?怎樣才算嚴重?什麼時候該去尋找專業治療?需要做手術嗎?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指靜脈回流機能異常,導致血管擴張變形的疾病 。好發於下肢皮膚或肌肉間的靜脈血管。
靜脈曲張成因
正常下肢血液會在靜脈瓣膜的幫助下回流心臟,但若果瓣膜出現異常無法閉合,血液便會滯留並隨着身體站立而向反方向逆流。靜脈瓣膜失常的原因有:
- 靜脈血管壁衰弱,導致靜脈擴張、瓣膜破漏
- 曾有靜脈血栓病史,導致靜脈瓣膜受損
- 先天性的瓣膜缺損
靜脈血管因為血液堆積而壓力增加,久而久之造成血管膨脹彎曲,也就是在表層皮膚浮現的猙獰青筋。
常見靜脈曲張症狀
若出現以下症狀就需要斟酌自身可能患有靜脈曲張:
- 腳部無力、疼痛、沉重感
- 腳部腫大
- 腳部發癢
- 皮膚變成茶褐色
- 皮膚變粗糙、受到輕微刺激就出血
- 皮膚發炎、很難癒合
- 睡覺時腳抽筋
臨床上,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可分為六級:
- C1:出現蜘蛛絲或網狀靜脈
- C2:靜脈曲張腫大、呈蚯蚓狀或結節狀
- C3:腿部浮腫、水腫抽筋、容易麻痹、酸痛、僵硬
- C4:腿部異常變黑,出現色素沉澱、濕疹、瘙癢、脂質白化症
- C5:腳部潰瘍,愈合後仍會反覆發作
- C6:傷口嚴重潰瘍,嚴重者須截肢
可見靜脈曲張若不及時處理,或會引致嚴重後果!到底有哪些高危因素?可以如何治療呢?靜脈曲張藥膏有效嗎?
靜脈曲張的高危因素
久站是靜脈曲張最大的原因,如餐飲業、服務業、護士等需要站著工作的族群,特別容易罹患靜脈曲張。
經常需要久坐的人士因活動量不足,靜脈壓力大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其他因素:
靜脈曲張改善及治療方法
因異常靜脈瓣膜無法復原,目前靜脈曲張還沒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一般靜脈曲張治療會依據症狀、位置、嚴重程度與病因決定,若症狀輕微可用以下方式防止病情惡化:
- 生活習慣調整
- 壓迫療法,如使用彈性襪或繃帶
若經醫生診斷病情過於嚴重,或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
- 手術靜脈剝除法
- 穿孔靜脈結紮
- 大隱脈高位結紮
- 靜脈切除
- 血管內雷射
患者可以混合不同的治療方法以達至最佳成效。
靜脈曲張藥膏有效嗎?
了解到靜脈曲張來源於不可復原的靜脈瓣膜異常,便可得知坊間的內服外用藥物並不能有效根治靜脈曲張,因此不建議大家輕易聽信偏方。如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宜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會更有保障。
靜脈曲張治療費用
不同私家醫院提供不同靜脈曲張手術治療方案和價格,這裡以港怡醫院為例,僅供參考用途。以下套餐已包括所有收費,如醫生診斷、手術室、病房、護理治療等:
套餐選擇和詳情 |
手術套餐價目* |
手法 |
靜脈結紮抽除及勾脫術 |
HK$60,580(單邊) HK$82,380(雙腿) |
於大腿及小腿開兩個切口,取出變壞的血管,手術成功率可達九成。 |
激光靜脈曲張消融術 |
HK$56,100(單邊) HK$85,400(雙腿) |
於靜脈血管內(靜脈腔內)使用激光能量,以破壞已有毛病的血管。 |
雙邊射頻靜脈曲張消融術(雙腿) |
HK$81,800 |
將幼細的導管放入變壞的靜脈血管內,導管輸出射頻能量,將變壞的血管加熱,血管受熱後會收縮閉合。 |
*最後瀏覽上述醫院之收費價錢日子為2021年10月31日
若放任靜脈曲張症狀持續惡化,最後只會造成沉重的經濟和身體負擔。因此及早預防是最明智的選擇。
預防靜脈曲張
生活習慣調整的主要方向是減少腿部壓力和負擔,如無法避免久站或久坐,可考慮:
小小的舉動也可以造成大大的影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減輕腿部壓力,活動雙腳,就能幫助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臟。血液不在靜脈血管中積聚便能減輕患上靜脈曲張的風險。若真的不幸患上靜脈曲張,請根據狀況及早就醫,以免情形惡化導致無法挽回的創傷。
無論你想選擇哪一種靜脈曲張手術治療,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涵蓋在醫院日症室及診所進行的手術,不設最低住院時數限制,診所手術及日症手術均可獲得賠償,助你無懼醫療開支!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