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迪】麻鷹捉雞仔進化版?為你介紹卡巴迪這項亞運項目!
運動新趨勢

【卡巴迪】麻鷹捉雞仔進化版?為你介紹卡巴迪這項亞運項目!

4 分鐘閱讀
cigna-team作者信諾團隊

你有沒有聽過卡巴迪這項運動?在看亞運時,可能你會看到這項比賽項目,比賽和兒時遊戲「麻鷹捉雞仔」十分相似,相信都有不少人覺得似曾相識,然而這項運動已經有四千年歷史,在香港更有香港卡巴迪聯會代表參加國際比賽,今天就讓我們為你介紹卡巴迪這項運動。

卡巴迪(Kabaddi)名字源自印度坦米爾語,意思是手牽手,跟香港兒時遊戲「麻鷹捉雞仔」十分相似,相樣是講求團隊合作的比賽項目,在進行比賽時,經常會聽到隊員大叫「卡巴迪」。這項運動起源於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1982 年時,卡巴迪成為亞洲運動會的表演項目,於 1990 年正式納入亞洲運動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卡巴迪在印度很受歡迎,印度的卡巴迪協會在 1950 年成立並制定了卡巴迪的規則,首屆卡巴迪世界盃於 2004 年在印度舉行。

卡巴迪主要分為標準卡巴迪、沙灘卡巴迪、室內卡巴迪以及圓環卡巴迪,比賽規則大同小異,只要進攻隊員能入侵對方的場地而不被捕捉便能獲得分數,以下為室內卡巴迪的規則介紹:

比賽分上下半場,各 20 分鐘,中場休息 5 分鐘。比賽時兩隊會派出 7 名隊員對戰,5 名隊員作後備,雙方陣營各佔一邊,兩邊的場地設有攔截線與得分線(Bonus Line)。

進攻方先派出其中一名隊員作為「進攻者」到敵方半場進攻,每次進攻時間為 30 秒,「進攻者」每觸碰一名對手並成功以任何身體部分接觸中線可獲1分,得分後再單腳越過得分線,可額外取多1分。假如「進攻者」一次攻擊取得3分或以上,稱為 “Super Raid”。

而防守方以攔截「進攻者」阻止他接觸中線來得分,假如防守方只派了3名或以下隊員有效攔截,獲額外1分獎勵,稱為 “Super Tackle”。

有不少人認為卡巴迪是升級版的「麻鷹捉雞仔」,然而這項運動更加講求團隊合作甚至是體能需求;由於卡巴迪運動需要進行很多衝突和攔截的動作,因此這項運動亦能訓練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摔跤能力。除此之外,卡巴迪運動亦可以提升以下能力:

  1. 組織及協調能力
  2. 團結及溝通能力
  3. 敏捷及反應能力
  4. 觀察及思考能力
  5. 獨立冷靜處事力
  6. 體格及爆發能力
  7. 鍛練肺活量

卡巴迪這項運動好處多多,而且比起「麻鷹捉雞仔」更加注重團隊合作和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印度更加推動這項運動職業化,因此在香港有不少人都想體驗卡巴迪運動。由於這項運動涉及不少危險動作,容易受傷,因此在進行卡巴達運動前記得要熱身和注意安全!

資料來源

  1. 卡巴迪 -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2. 【卡巴迪世界盃】麻鷹捉雞仔「職業化」 大熱印度爭三連冠
  3. 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