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過卡巴迪這項運動?在看亞運時,可能你會看到這項比賽項目,比賽和兒時遊戲「麻鷹捉雞仔」十分相似,相信都有不少人覺得似曾相識,然而這項運動已經有四千年歷史,在香港更有香港卡巴迪聯會代表參加國際比賽,今天就讓我們為你介紹卡巴迪這項運動。
什麼是卡巴迪?
卡巴迪(Kabaddi)名字源自印度坦米爾語,意思是手牽手,跟香港兒時遊戲「麻鷹捉雞仔」十分相似,相樣是講求團隊合作的比賽項目,在進行比賽時,經常會聽到隊員大叫「卡巴迪」。這項運動起源於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1982 年時,卡巴迪成為亞洲運動會的表演項目,於 1990 年正式納入亞洲運動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卡巴迪在印度很受歡迎,印度的卡巴迪協會在 1950 年成立並制定了卡巴迪的規則,首屆卡巴迪世界盃於 2004 年在印度舉行。
卡巴迪的規則
卡巴迪主要分為標準卡巴迪、沙灘卡巴迪、室內卡巴迪以及圓環卡巴迪,比賽規則大同小異,只要進攻隊員能入侵對方的場地而不被捕捉便能獲得分數,以下為室內卡巴迪的規則介紹:
比賽分上下半場,各 20 分鐘,中場休息 5 分鐘。比賽時兩隊會派出 7 名隊員對戰,5 名隊員作後備,雙方陣營各佔一邊,兩邊的場地設有攔截線與得分線(Bonus Line)。
進攻方先派出其中一名隊員作為「進攻者」到敵方半場進攻,每次進攻時間為 30 秒,「進攻者」每觸碰一名對手並成功以任何身體部分接觸中線可獲1分,得分後再單腳越過得分線,可額外取多1分。假如「進攻者」一次攻擊取得3分或以上,稱為 “Super Raid”。
而防守方以攔截「進攻者」阻止他接觸中線來得分,假如防守方只派了3名或以下隊員有效攔截,獲額外1分獎勵,稱為 “Super Tackle”。
卡巴迪的好處
有不少人認為卡巴迪是升級版的「麻鷹捉雞仔」,然而這項運動更加講求團隊合作甚至是體能需求;由於卡巴迪運動需要進行很多衝突和攔截的動作,因此這項運動亦能訓練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摔跤能力。除此之外,卡巴迪運動亦可以提升以下能力:
卡巴迪這項運動好處多多,而且比起「麻鷹捉雞仔」更加注重團隊合作和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印度更加推動這項運動職業化,因此在香港有不少人都想體驗卡巴迪運動。由於這項運動涉及不少危險動作,容易受傷,因此在進行卡巴達運動前記得要熱身和注意安全!
資料來源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