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不留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7 大原則教你做到行山露營
運動新趨勢

【山野不留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7 大原則教你做到行山露營

5 分鐘閱讀
cigna-team作者信諾團隊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並非只是一句口號!如果想趁假期到郊外行山露營,好好探索城市後花園,除了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外,亦要著手保護生態環境。信諾Smart Health馬上為你講解「山野不留痕」 (Leave no trace)的七大法則,一於身體力行做個負責任的行山友!

行山友應在事前搜集郊遊地點的相關資訊,以做好充分準備。在確定出遊日子後,除了預早查看當天天氣預報外,亦要妥善準備好所需裝備,以及按照自己的能力來規劃行山路線及後備路線等,避免因準備不足或出現突發事件而造成危險。此外,無論是行山新手還是山野達人,亦應選擇與朋友結伴同遊,以便互相照應。

行山時應按照正規路線進行,皆因自行開闢新的行山路線不但有機會破壞植披,亦會增加迷路的風險。如果想確保自己有準備跟隨行山路線,可以考慮在行山前下載能有效提供路線資訊、GPS定位、離線地圖等功能的「行山APP」,以減低發生危險的機會。至於露營方面,除了應在指定營區範圍內紮營外,亦應避免於河流、溪澗附近的低地等危險地點紮營。

現時有不少郊遊地點均設有供水站於山友補給,因此行山時可以自備水樽來盛裝飲用水。另外,行山者亦應帶備膠袋來盛載自己帶來的垃圾,切勿把留任何垃圾遺留於郊野之中,以免引起衞生問題及對生態造成影響。

所謂「山野不留痕」,除了留下照片與足跡之外,應盡量維持生態環境的原有面貌,除了不要遺留垃圾外,亦不應帶走或為了拍照而移動任何物品。此外,良辰美景只需用眼睛及鏡頭來記錄侯足矣,隨處留下塗鴉只會讓景物受到破壞,並不會因此而變得別具意義。

除了在燒烤場、營地名其他指定範圍外,任何地方亦不能生火。除此之外,生火時火勢亦不應過大,以免造成危險或於土地上留下難以復原的痕跡。另外,離開前必須把火種徹底撲滅,以免引發山火。當然,最好的情況是盡可能減少用火,並盡量使用高效能的煮食器具,以降低用火對環境所帶來的衝擊。

遇見野生動物時,除了與牠們保持安全距離外,亦應避免快速移動或直視牠們,以減少對野生動物構成侵略感的機會。同時,行山者亦請謹記不要餵飼野生動物,此舉不但有機會改變牠們的行為及生活習性,更可能會令牠們減低生存能力。另外,如非必要亦避免於晚上出行,以減低遇上夜行動物的機會。

疫情期間,不少人也會選擇到郊外遠足,以緩解一下抗疫疲勞的辛酸。然而,行山時大家亦應互相禮讓,在路上相遇時,下坡者亦應盡量先讓上坡者先行,輕裝上陣的行山者亦不妨主動禮讓一下身懷重裝的露營者,同時亦應禮貌地對待跟其他行山友。另外,不少人亦喜歡於各個「打卡位」,但應留意一下停留時有否阻礙行山徑上的主要通道,亦應給點同理心,不要長時間霸佔拍照位置,讓其他山友也有機會在該處留影。

行山遠足是一件有益身心的運動,既然遠赴郊外享受大自然的寧靜,便應好好遵守以上的「無痕山林」七大法則,才能讓自然生態得以好好保存。與此同時,行山露營時應該好好保持山林寜靜,盡量把聲浪收細,以便讓野生動物及其他行山客也能優哉游哉地享受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

資料來源

  1. 【行山抗疫】學做負責任行山客上山前了解「無痕山林」七大原則
  2. 行山禮儀:山野不留痕 - 環保觸覺
  3. 無痕山林| Sustainable trails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